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 第319章 粉墨登场

第319章 粉墨登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也没了对付老爹的精神,便把头一低,做出副恭敬模样,实则瞅着地上一只不知名的虫子,心内想着于家班里的小娘。

管事恭敬地引着前走,经过他身边时忽然一停,有个声音响起。

“你是戏班的?”

吕小郎闻言顿时心内发慌,就算是腿脚都软了半截,这是在对他说话吗?

本来能在台上唱耍,都见惯了场面不会怕人,但他们是野台子,大都唱给普通老百姓听,最多有些富户或是郊外的庄主。

可那些身份地位又怎能和王侯公卿相比?二大王交往的却是些什么人,朝堂上的相公,东西府的大员,六部的尚书。

我滴乖乖啊,吕小郎虽然心中慌乱,但唱戏练的就是嘴皮伶俐,急忙见了个礼,道:“小人是吕家班的。”

“吕家班?”说话的年轻人正是赵柽,他听戚红鱼说过这吕、张、于三个班子,京畿地区野台子多,不下百十个,这三个班子是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求唱得多好,只求身家端正清白。

端正就是没有道德上的缺陷,比如偷过主家东西,讹诈过主家,甚或班里的女子台上卖艺,台下卖身,名为戏班,实为游娼那种。

清白则是来历要有据可查,户籍清晰无误,得是良户,身份没有甚么可疑的地方,不能是辽国西夏派来的谍子之类。

说到谍子,赵柽从金国回来后,曾经专门查过完颜宝花丈夫的来历,为此事找过童贯,也找过河北两路的沿边安抚使司,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确定了其人身份。

这人所谓的“刘郎”读书人身份,其实是假的,甚至这人根本就没进过正规的学堂。

这人出身河北东路世袭军户之家,因为相貌生得儒雅,望去有书卷气,所以被边军的机宜司选中,打算培养成谍子派去辽国。

随后这人进入东京,在枢密院机速房下的间探司呆了一年,其间进行了各种训练,尤其文章诗词这些,几乎是填鸭式的灌输,只为将他包装成一个读书人。

所以这人有过一年的东京经历,知道东京许多事物,比如赵文秀的笔,潘谷的墨锭等等,也练就了一副东京口音,一年后这人离开东京回去边军,再不久就被派往辽国。

而这人最初在辽国还能往回传递情报,后来辽金开战后,这人渐渐就没了消息,一般来说谍子只要半年没有情报,那么机宜司这边就会判定暴露,不会再主动联系,而一年没有消息,那就判定死亡,开始处理善后事宜。

这个人并不姓刘,而是姓杨,单名一个朗,家中兄弟三人,排行第二,他和家中老大都是边军。

赵柽得到这杨朗的详细信息后,倒也没多说什么,直接派人给杨家送去了三千两银子和一封信。

杨家其实早就认为杨朗死了,毕竟机宜司做过善后,也送去了抚恤。

赵柽在信里道了他和杨朗“结交”的过程。

这个过程自然是杜撰的,说是与杨朗在东京相识,一见如故,结为好友,但彼此不知真正身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