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
「或许吧,黄公在都水监令这个位置待了有七年了……是了,或许和他当年曾出使吐蕃有关。」李绚摆摆手,转口道:「对了,秦裕走了,大理寺正的位置空出一个来了,何人补之?」
「从下面的大理寺丞里补一个上来。」何以求嘴角微微弯起,似乎这个大理寺丞和他关系不错,稍微停顿,何以求继续说道:「不过这又空缺的大理寺丞,据说要从外面的州县选拔,此事由张翁亲自着手。」.
大理寺卿,少卿,大理寺正,丞,司直,主簿,评事,后面几位还是一级级提拔,但越到前面,提升越难。
「好了,不提愚兄之事了,这是你要的东西。」说话之间,何以求将一卷纸从袖子里掏了出来,递给李绚。
李绚接过之后展开,上面用小字写着一连串的名字和案件,还有处置结果,和大理寺内部审评。
大理寺虽不隶属于刑部,但能从刑部到大理寺的,基本都是涉及刑狱案件的审理。
「这上面,近十年来,婺州本地发生的,发到大理寺的案件简报都在这里来,再详细恐怕就得去阅读卷宗了。」何以求苦笑着摇头,言道:「如此,就得去询问张翁了。」
「如此便好了,起码小弟可以得知婺州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地头蛇。」稍作停顿,李绚脸色转冷:「强龙难压地头蛇,总要先去拜会一下。」
李绚做事,向来习惯先有备再行事,方能一帆风顺,无往不利。
这段时间,吏部和户部,他都曾通过关系暗中接触,获知了一些当地的情况。
彭王李元则任婺州刺史已是多年之前,早已人事皆非,府中虽还有一些关系,但都只是管中窥豹,难得全貌,远不如从吏部和户部获得的详情有用。
官员,豪族,皆在指掌之间。
相对而言,大理寺的一些东西则更加直接。
不动则已,一动便是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