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唐皇再收徒
「二公谬赞了,学生虽然文章写得还算是马马虎虎,可这诗词一道却非所长,倒是子安兄时有佳作,当以佐酒。」
说话的是两个年轻人中的一位,也是李治最为看重之人,此人无论面相
、气度还是命格,居然有宰辅之资啊?
这些年来,李治的修为境界日益精深,虽然没有专门修行过占卜、推演之术,有了「破妄金瞳」看人至少也能看得七七八八。
只是这二十来岁的年轻宰辅,又会是谁呢?
「师尊,这里的酒菜还算不错,虽然比不得长安城的三大明楼,也算是难得之物了,尤其这条鱼,味道甚是鲜美。」
李治这三人同行,白素贞既是晚辈又是唯一的女性,不自觉就承担起斟酒布菜的角色,还象征性地替李治试了试菜。
「呵呵,你啊,哪里学来的坏毛病,难道还担心这世间能有放倒为师的毒药不成?」
三人早已无需这些口舌之欲,不过,既然到酒楼来了,总不能干坐着吧。
于是乎,白素贞就拣了几样「玉烟阁」拿手的菜肴,有要了一坛子长安城有名的「虾蟆陵酒」助兴。
有诗云: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
纷纷半醉绿槐道,蹀蹀花骢骄不胜。
虾蟆陵是长安城西的一处著名酿酒地,在大唐享有很高的酒业声誉,比后世的茅台镇有过之而无不及。
虾蟆陵附近多出名酝,当时号称「郎官清」或「阿婆清」,而大唐的酒有清、浊之分,清酒品质高于浊酒,郎官清、阿婆清则正属于清酒也。
「主上,您似乎对那‘茱萸泮中的人很是在意?」
三人同桌,李治自然是坐在了主位,而小白龙和白素贞则左右相陪,李治正对面就是那「茱萸泮」包厢。
秋分时节的天气,即便是夜幕降临了,这「玉烟阁」中的温度还是不低,那「茱萸泮」包厢的帘子半挑着,李治能看的清清楚楚。
「怎么,你认识那些人吗?」
李治也浅斟了两杯,真别说,这「虾蟆陵酒」倒别有一番滋味,清冽微香、淡而有味。
「其他人倒是不认识,不过中间那位老道人,曾经到过当年的‘晋王府门,属下曾经见过一面。」
「他乃是袁天罡道长的徒弟,名字叫做李淳风,据说是在‘钦天监任职,不知何故竟然在此间遇到了。」
经过小白龙这么一说,李治还真就记起来了。
可不就是李淳风吗?
他还是bā • jiǔ岁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时候的李淳风还正值壮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跟在袁天罡身后的小徒弟,如今竟也须发皆白了。
「敖师兄,你去将同李淳风打个招呼,尽量别暴露我的身份,那两个年轻人应当是来参加秋闱的,如果能够跟他们搭个桌是最好的。」
李治堂堂一国之君,自然不能主动跑到对方的包厢里蹭吃蹭喝去,就算是真想去,那也得等对方来请。
请的少了还不行,请的没有诚意还不能去,这就是罪恶的封建等级制度,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嘿嘿——」
小白龙嘿嘿一笑,顿时就明白了李治的意图。
可是,我敖烈是什么人,西海龙宫三太子,「大罗金仙」的境界,跟在您身边一副随从的样子,您又不想暴漏身份?......
「这不是李道长吗?还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没办法,谁让李治是君主呢,小白龙也只好站起身来,硬着头皮去「尬聊」。
「啊,您......原来是敖......那个先生......」
李淳风等人正在推杯换盏呢,冷不丁小白龙挑帘进来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淳风。
李淳风当时就傻眼了。
他认出小白龙了吗?必须必的!
他是什么身份境界,小白龙又是什么身份境界,别说是他,就算是他师傅袁天罡,比起小白龙差的都不能以道里计。
小白龙是只记得这位李淳风只去过一次「晋王府」,还只是在府门外候着袁天罡了,并没有进到府中去。
李淳风可不止一次见过小白龙,只是他总是站在不显眼的位置罢了,要知道小白龙大战魔族的惨烈场面,长安城是个亲眼见证过的修行中人,恐怕一生都难以忘记。
可是,李淳风吭哧了半天,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小白龙才是。
如果正常的称呼,应该叫小白龙「敖三太子」才对。
可是这里离着长安城很近,在座的就有一位现任的官员,一位离任的官员,还有两位来应试的举子,你冷不丁来一句「三太子」,让他们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