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现代战争是炮战!
上级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其实也很正常。
实际上,陆基部署的无源定位雷达,本身倒不见得是个多高大上的产品。
像是70M6“伏尔加河”预警雷达就有被动探测功能,甚至都可以算是接近货架产品的型号了。
但过去这类东西普遍功能都是提供弹道导弹的中段预警,反隐身也好反辐射也好,都只能说是捎带手的功能。
不光软件系统不会朝着这个方向优化,硬件上也没考虑过相应的战术战法。
所以为了保证探测距离,延长己方核反击的反应时间,普遍都是一个雷达天线就是一栋楼甚至一面山坡那样的永久式部署。
而华夏这边过去同样研究过类似的预警设备,体量也基本类似。
这种大小的东西,想要“偷”运到另一个国家,中间还要跨越第三国,那确实是有亿点难度。
所以,当这个年代的人第一次听到常浩南想要把一部普通的车载固定式雷达给改成无源定位雷达时,第一反应肯定是比较懵的。
也自然会下意识地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大的项目。
不过,常浩南之前开发的那套算法,重点在于“多点分布”。
要想靠单个阵面实现无源定位,自然需要巨大的尺寸才能计算出足够精确的角度差。
但因为整个思路最早是准备用在一架飞机和两枚导弹上面的,所以在移植到地面上之后,完全可以把信号源和至少两个接受源给分开。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电科14所会选择华夏这边并不算熟悉的P18雷达作为改造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