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朱棣的痛苦
一家工厂。
工人拿了工资,高福利高工资,工人会精神抖擞。
同样的一家工厂。
工人拿着工资,高福利高工资,工厂的盈利属于社会,工厂的盈利用来发展社会。
工人就会具备崇高的精神。
奉献。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吃亏了,他们只觉得自己光荣,活的有力气,活的没有遗憾。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是基因的本能。
所以人们会因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感动。
那些没有遭受水灾的百姓们,看到军人们舍生取义,军民团结一家亲,齐心共抗洪水的事迹时。
人们会感动的无以复加。
因为这是人性。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模式。
朱高炽觉得自己没有错,这些年来,他从来没有贪婪享受,更没有留恋温柔乡。
在杀死高勉,逼死叶希贤等事上,朱高炽一直没有后悔。
“工业化不难。”
“难的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如果保证中国模式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才是我知道怎么做的。”
“所以工业化只能由我来引领,而不是别的官员们。”
朱高炽终于见到了朱棣。
在中秋节后。
朱棣召见了朱高炽。
对于朱高炽的乱来,死了的那些人,朱棣是非常不满的,他认为长子太过冷血。
朱高炽也无法解释。
未来南北必有一战。
这不是工业和农业的战争,而是权力的战争。
燕王府和朝廷的战争。
哪一方胜利了,将决定工业化由谁主导。
“工业化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就算没有儿子,工业也必将在大明发展下去。”
“这个工业化的时间,必定会被延长,而且工业化的资源分配必定会出问题。”
“那时候的百姓脸上将不再有笑脸,数十年后,乃至百年后,百姓们同样会连绵不绝的抗争。”
“在百姓们的抗争中,大明有可能消亡,也有可能继续存在,甚至因为不断的抗争,让中华大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