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页
毕竟五十七年时之前,皇上一直大玩平衡之术。虽然四阿哥表现可圈可点,也一直深受皇上信重。
但满大清都知道,那是个以做贤王为己任的。
根本就未曾起过夺嫡念头,也素来不掺和那些。只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骤然之间好大一个皇位砸在头上,他欢喜之余肯定也万般忐忑。
愁自己无法顺利压制朝堂与那些个出类拔萃的兄弟们。
战战兢兢之间,不敢贸然继位也是有的。
至于自那以后,皇上两三度意欲禅让,也悉数被拒绝?
那就算谋朝篡位的反贼,也得给自己挂块遮羞布,玩一玩三辞三让的戏码。雍亲王为了名声而演一演,也是有的,未必纯然孝顺。
如今可就不同了!
全权监国了三年多之后,雍亲王以其卓绝的能力与铁血的手段不止一次让朝臣心悦诚服。
甚至隐隐盼着改天换地,能名正言顺地喊他一声皇上。
如此之时,他再这般可就没有什么作秀嫌疑,而是纯然孝顺了。
这个认知起处,胤禛的贤孝之名迅速在朝野之中传开。有且有不少心思灵动的书生为其作诗作赋,还有人将他这为孝道数辞皇位,衣不解带地守着老父亲病床前。步行往圆丘给老父亲祈福的事儿编成评书,在各大酒楼茶馆等人流密集处讲说。
用不了多久,雍亲王这贤孝之名就越传越远,渐渐遍布整个大清。
甚至有人觉得他就是吃了生得晚的亏,否则在二十四孝之中都能位居前列。
听到这消息的淑宁满意颔首,如此,大外甥就再不会像梦中一样背负种种恶名。明明承前启后,一手收拾了康熙晚年乱摊子,又给乾隆盛世打下坚实基础的有为帝王,却惨遭非议数百年了吧?
第251章再提千叟宴时隔经年,他还记得当初……
胤禛手下的粘杆处经过许久发展,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不说无孔不入,也能把京城中大大小小的消息汇总起来。早在雍亲王孝名开始显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还知道这其中有一等公阿灵阿福晋的推波助澜。
负责之人唯恐传扬开来,对自家主子不利。急急忙忙报了上去,然后……
他发誓,跟随主子多年,从未见素来冷肃端凝的主子笑得那般愉悦满足过。
足足一刻钟后,他才半是欢喜半是无奈地吩咐:“既是姨母所愿,那就别管啦。且由着她老人家一步步的,给爷树个好名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