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第134页

第13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刚刚看视频时就有疑惑,咕咕说“倭铅”冶炼技术是在明朝中期得以实现,那时竟有凶猛倭寇扰边?

倭寇指的不仅是日本海盗吗?

朱元璋知道元朝时期倭寇侵犯高丽。洪武初期,倭寇也频频侵扰大明沿海边境。

当时,大明初建,北面有元军残部、东南有其他势力残部等问题尚未肃清。对于倭寇来袭,他曾经想与日本政府联手打击,几次主动派出了使团。

岂料前两次出使,使团成员大多殒命东瀛。

第一次是洪武元年,使团在日本五岛附近被贼子截杀。

所携带的明朝建国文书自是没了踪影。日方没有就此给出任何反应,没有主动表示要捉拿凶手。

很快,大明第二次派遣使者,向日方传递三则消息。

其一,大明建国,日方应来朝贡;其二,通告倭寇危害大明边境,日方理应采取严厉措施取缔倭寇;其三,如果日方不作为,大明则会出兵讨伐。

这段文书的内容很过分吗?

朱元璋毫不认为哪里有错,让日本来朝贡是给它脸了。

日方政府主动讨伐日本海盗,是它该做的事。

如果仍有倭寇危害到大明边境安全,大明选择反击打回去,甚至把不作为的日本掌权者给一锅端了,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料日本的怀良亲王斩杀了五位大明使者,把其余使团成员扣押三个多月。

这一举动把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

如果不是明初朝局未定在多面作战,他真想要渡海把怀良亲王给宰了。

第三次,洪武三年大明再派出使团进入东瀛。

这一次终是达成合作的基础。洪武四年,怀良亲王派使臣来大明,奉表笺向大明称臣,依制纳贡。

然而,朱元璋没能高兴起来。

那会他才终于理清了东瀛混乱的内斗局面,原来怀良亲王不是正统意义上的日本国王。

元末明初,东瀛处于南北朝期间,战乱不断。

怀良亲王之所以转变对大明的改变,是因短短几年东瀛的内部格局发生巨大改变。怀良亲王的势力大不如前,才会向大明称臣,都是妥协之举。

明朝当然不愿认可这样的怀良王。

再派使者去东瀛,想与日本的正统掌权者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之间却未因此步入稳定往来状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