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谈到对抗匈奴,很多人会比较秦汉两朝。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军三十万北拒匈奴。后来秦朝又征徭役修建了秦长城将其拦截于关外。
对于此事,《史记》有载,始皇帝之所以做此决策,与听闻前燕国术士卢敖做出谶言“亡秦者,胡也”有关。
彼时,始皇帝已经踏上求仙之路,但解读他的政令时不可一味归于迷信之说,荒唐地认为他会为一句谶言就发兵北征。
出兵与造长城,其实与当时的局势相关。
六国已经被灭,理论上哪一股势力会对大秦造成威胁?
将「胡」字解读为北方的匈奴胡人,符合一般正常逻辑。
我们已经知道秦汉时期处于暖期,而且在秦朝末年气温不断稳定上升。
这种环境对中原王朝是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对于北方势力也一样。匈奴能在草原上获得更多食物,以而有力量变得越来越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