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暂未」,这个词就很微妙。
汪大渊成为民间航海家,是元朝的环境给了他可能性。
如今,他的后人没有去闯荡大海的梦想,因为过去几十年的明朝环境没给其出海的可能性。
一旦大环境变化,说不定就会有后辈血脉觉醒,效仿先祖了。
朱元璋深深瞧了朱棣一眼。反正大伙很快就要过上加班加点的好日子了。又问其他人,“你们呢?对今日影像有何感想?”
作者有话说:
【小贴士】郑和下西洋船队,在出发前必是看过汪大渊的书籍。
其副手马欢感慨:“其天时、气候、地理、人物,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
本章美洲作物的欧洲种植历史,参考《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作物》,【日】酒井仲雄·著
第47章第四十七章
◎。◎
其余众人被朱元璋问有什么想法?
不论是不是第一次观看水镜,眼下皆是震撼过深,三言两语说不清感想。
说不清,也得挑重点先说一二。
在场的没有一个傻子,知道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今天被传召来此的人之中,有些藩王年龄尚轻未曾去过封地,六位官员也非朝中官职最高者。更有似姚广孝,是未入朝廷僧官编制的寺庙主持。
洪武帝选择了十二人观看水镜,看中了其具备未来推进改革的潜力,那么作为被选中的人岂能没有当场分析问题的能力。
朱棣已经谈及如今罕有人知的元朝民间航海家汪大渊。
以此暗指大明应将重启市舶司,并且恢复鼓励民间商船出海经商。
二十多年前,朱元璋禁止商船出海,抑制商贸是为了防止动荡因素出现。
如今要重启民间通商,不是仅仅颁布通商许可就行的,最先要考虑相关税收怎么制定?
搞经济,洪武帝真的缺乏天赋技能。
有关这点,在五月上旬的皇子皇孙临场抽考中,部分人回答了实话。
包括朱棣在内,实话实写的五位皇子今天坐在了上书房内。他们能指出问题,但对经济都不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