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第67页

第6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抵达宣府的大军收到噩耗,怎么可能没有反应。

前线再度传来明军惨败的消息。表明情况危急,此时不容失误,真不是没打过仗的新手能率兵出征的时候。

立刻改变作战策略还来得及。

众位臣工恳请皇上班师回朝,但王振绝不同意。

户部尚书王佐与兵部尚书邝壄,两人被罚跪在草地上。一直跪到晚上,也没能见到朱祁镇让他回心转意。

这时,王振的党羽,钦天监正彭德清也站出来说话了。

他指出宣城的大风大雨是不吉天象,不能再让皇上继续往前去。前方大凶,恐怕会危及皇上的性命安危。

当王振的同党开始反对他,足见事态危急到了身处悬崖边缘的地步。

王振是怎么回答的?

《明史》记载,他说:「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

非常直白的字面意思。

——你知道个屁!绝不退兵,朱祁镇如果必遭一劫,那也是他的命。

王振此番言论,足以称得上大逆不道。

朱祁镇却没有惩处他分毫。

说他被王振胁迫?不,那就是他的本意。

朝野俱言王振专权,但要问谁给他的权力?

在那个时代,人们不敢直接骂王振背后的朱祁镇。

朱祁镇二十二岁了,不是两岁的小孩。

八岁继位,朝堂上多的是能臣。他有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去学做君王。

他偏心的宦官并没有伪装成忠臣。

于谦被冤枉入狱案、张辅家的佃户被害案,王振与喜宁的作奸犯科的行为无人不知,并且是皇帝最终亲自下的判决命令。

朱祁镇知情却屡屡徇私偏袒,就是他给了宦官们权力。

王振在出征后的种种行为,直接反映出朱祁镇的决策方向。

这样做究竟是什么心理?

自信爆棚,认为亲征就能让敌军消失?

让众臣瞧一瞧皇帝多厉害,打脸这些不让他出征的大臣,让众人臣服吗?

或是骑虎难下,不打不甘心。既然出了京城,不管前方怎么困难都要打吗?

无论如何,大军继续前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