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很遗憾,没有。
当时的权臣,现代很多人肯定都没听过其姓名,戴法兴驳斥祖冲之的这种行为是大逆不道,是“诬天背经”!
祖冲之据理力争做出《驳议》,后来孝武帝终是要接纳新历,但很快驾崩了。在权力斗争之下,《大明历》直到祖冲之去世后十年才被使用。
等到朝代兴替,大唐一统天下。
岁差,一个天文学的现象,再次没能被立刻认同其存在。
我们都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李淳风,他在唐初编写《麟德历》时没有采用岁差,坚持认为“天周岁终”。
使用这种历书时间一长必出偏差,人们发现预报日食的时间不准确。
后来开元年间,僧一行编写了《大衍历》再度引入岁差。自那时起,岁差在中国历法中的应用终于不再被动摇了。
由『岁差』可见,历法的大变动背后所藏的故事复杂不已。权力斗争,朝代兴亡,尽在其中。天文现象本身很单纯,但是使用它的人不单纯就能大做特做文章。
听到此处,是不是觉得这集故事不够劲爆,不够有刺激性?不够让你们的血压起起伏伏?
这不就来了。
咕咕,我,乐于助人,时不时为观众朋友们解答一些小疑惑。
在读评论时发现某网友疑似在评论区钓鱼。id就不说了,知名不具了。我点开跟评,居然没一个人给他上史料。
大家一起完成了让钓鱼佬空军成就。
我来做个恶人,打破乐子人们的空军操盘行动,把这条鱼给挂到鱼钩上。
不是随便挑故事来说,是和今天讲的历法联动上了。
有明一代,历法上出现了一处奇怪变动。
正统十四年,将《大统历》的日出日落标准时间从南京值改为北京值。
这很好理解,因为标准时间一般是随京师位置而改变的,就像我们今天习惯说北京时间几点几分。
先不谈为什么没在永乐帝年间就变了数值,这里一个奇怪的地方来了。
在正统十四年做出改动之后,很快,下一年的历法记录又变回了南京值。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法绝非说变就能变的,正统十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搞得历法变来变去呢?
关键词提示,明英宗朱祁镇。】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精神高度紧绷。
评论钓鱼失败了,但没想到咕咕今天主动讲起了这一段明朝往事。
从历法诡异变化,两人就有了极度不祥的预感。
——来了,来了!此劫大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