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开启大航海时代
但要是反着叙述出来,真的能让人抓破脑袋想不出。
何育杰道:“我知道,这是牛顿说的。”
实验数据则由何育杰记录。
所以说李谕最可怕的地方是超前的科学思维,对于这个时代,他脑子里所有的东西几乎都是正向的,哪怕让他去研究一个从前没有接触的未知领域,也能做到世界第一。
α粒子可以来源于天然放射性,方便实惠,现在各大实验室都用,——没几个实验室用得起价格高昂的镭。
“新粒子?”何育杰惊道,“就算最顶级实验室的科学家,也没有这种可怕的想法。”
何育杰心情十分激动:“上次原子物理结构取得重大突破,还是卡文迪许的汤姆逊主任和卢瑟福教授,我们的实验竟然也能做出比肩第一等实验物理学家的成果。”
此后,他们又对其他几种原子核做了同样的实验,积累下厚厚几本实验数据。何育杰非常认真,所有的实验都进行反复校对。
——
何育杰搓了搓手,跃跃欲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院士先生这条路非常可行!”
其实他们的编辑大都不了解如此先进的科学,几乎是在照搬欧美报道,然后进行翻译。
何育杰谦虚道:“少了您的指挥怎么行。”
“什么课题?”何育杰好奇问。
除了他们,身在法国的蔡元培也震惊于李谕又带着一位新人搞出了轰动整个欧洲的成果。
“所以说这个课题要花点功夫,不过我估算了一下,希望很大。”李谕打气说。
蔡元培的顾虑很符合情况,帝制若真的恢复,很多东西可能又要死灰复燃,北大学生说不定还是和晚清一样,打麻将、喝花酒、捧名角,就是不读书。
美国物理年会的会员身份目前显然比不上英国皇家学会,但也不失为一个至高荣誉。
李谕说:“剑走偏锋才是王道,我知道现在没什么人敢声称发现了新粒子,不然会招致漫天唾骂。不过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是物理学本身。如果拿出证据确凿的实验数据,他们能说什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数不胜数。
李谕笑道:“我起码比爱因斯坦的书法要好上几个档次。”
想到这一点,李谕瞬间感觉心里舒服好多。
——
李谕笑道:“咱们本来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李谕和何育杰找来很多基材,如各种金属元素,钠、金、钾等等,还有非金属原子磷、氮、砷什么的,反正能找到的都会用α粒子撞一撞。
何育杰则回道:“这不是最普通的基本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