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清穿之卷王十四爷 > 第261页

第26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工部的管理火药局能工巧匠无数,如今老四在工部行走,你想要什么人让他出面调配即可。”其实把四阿哥放到工部,康熙半点也不看好。

四阿哥为人古板,工部又是朝廷最容易推陈出新的地方,两者并不适配。

顾倾才不管康熙怎么想,他现在迫切地要把某位大能从苦寒的辽东救回来:“汗阿玛,若是工部能调动的人,儿臣就不会来求您了。儿臣想要的那个人叫戴梓,曾经是翰林院的一个侍讲学士,后来去了工部的管理火药局,再后来被流放到盛京。”

“戴梓?”康熙想了半天才勉强对上号,“就是那个会仿造火器、私通洋人的戴梓?”

子母炮是戴梓的专利好吗,怎么到康熙嘴里就成了仿造?至于私通洋人,好像是当时的西洋传教士南怀仁被戴梓抢了饭碗之后的诬告。

南怀仁本是比利时的传教士,活着的时候极受康熙宠信,曾经是康熙在西洋学方面的老师,也为清朝引进西洋火器做出过贡献。

顾倾猜这人肯定从中捞了不少好处,毕竟耶稣和武器之间是隔着山海的。

后来戴梓横空出世,不但能仿造,还能在仿造的基础上创新,无形中动了比利时传教士的蛋糕。

断人财路如shā • rén父母,这位比利时传教士私下搜集了不少关于戴梓私通洋人的证据,硬说戴梓向洋人售卖清朝的火器技术。

都能反向输出了,足以证明戴梓的实力,可康熙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轻易相信了比利时人的鬼话,将戴梓革职流放。

直到雍正登基,大赫天下,戴梓才得到赦免,可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不久之后病逝于家乡铁岭。

后世有学者曾断言,若康熙没有流放戴梓,近代史上那段屈辱的历史或许可以避免。

当时顾倾读到这段史料也是无比唏嘘,谁知他误打误撞穿到这里,自然要做点什么。

与工部、兵部合办军工厂,自掏腰包投入高昂的研发费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而是顾倾知道,这个时期戴梓还在,他今天投入的所有银子,以后将会千倍万倍地还回来。

是真正的名利双收。

至于跟九阿哥合伙做生意,也是在做前期的资本积累。

即便戴梓在后世已经翻案,顾倾明知道他没罪,可康熙认定他有罪,顾倾也不能反驳,只能顺着往下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便是戴梓有罪,他的才能也是可圈可点的。儿臣恳请汗阿玛将戴梓的流放地改到京城,准许他戴罪立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