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页
杨笺摇头,“这东西你赶着要,时间又紧,只能做出这一种来。你是孩子的母亲,我是孩子的父亲,因这份以孩子为媒介的血缘,才能让痛感转移。”旁人戴了也没用。
原来是这样。
林珝听完心下点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杨笺,捧着玉盒回屋了。
杨笺:这是遗憾在不能伤害自己的情况下,让自己吃点苦头吗?
……
又过了几年,原本想要干满二十年的黛玉,因着三年一任之故,又多干了两年。
四十二岁递了辞呈
后,黛玉又请旨将爵位转给黛玉,呃,这话有些绕口,就是致仕的林小弟请旨将爵位让给其长姐林黛玉。
而他则会护送林如海和罗宁回姑苏定居。
早年启恒帝就说了,无子可让亲女继承爵位,不过要降一等袭爵。这回林小弟上了折子后,启恒帝允许的同时也没让黛玉降等袭爵,而是原爵位继承。
朝中官员闻言,都是左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哪怕不合启恒帝早前立的规矩,也没谁敢冒头。
他们一怕启恒帝不听劝,还反过过来‘劝’他们。往往不管什么事被启恒帝用他的方法劝一回,就是不死也要蜕成皮。二来也怕还在世俗界的那位性子不是很好的瑶光公主记恨他们多管闲事。
世人都知道瑶光公主是那位林大姑娘一手教养长大的,这会儿要是因着这点破事就入了瑶光公主的眼,岂不得罪了瑶光公主?
得不偿失。
而且他们听说那位林大姑娘虽然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修真界,可却一直不曾婚嫁,不管爵位是给了她还是同样不曾婚嫁的林家独子,朝廷早晚都能将爵位收回来。那他们现在就跳出来图啥呀。
总之启恒帝为黛玉破了例,朝臣们都没有跳高似的出来发表意见。可他们不知道,这种破例的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以后想来他们总会习惯的。
←_←
黛玉都四十二岁了,林如海和罗宁的年纪就可想而知了。
罗宁在哪生活都无所谓,毕竟哪都不是她的故乡。到是林如海近两年时常说起幼时在姑苏老宅的事,于是黛玉便决定退下来后先送父母回乡养老,然后再慢慢接手那些瑶光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