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游侠 第三十八回:义不负心
再看诗中书法,其字体外刚内柔,圆润秀美。韩世忠拿着扇子审视了半天,他吃惊地对书生说道:“不知先生与唐代永兴县子虞公是什么关系?”
书生起身点头微笑,他告诉韩世忠,自己名唤允文正是虞公的后人。此言一出,韩世忠和众将士无不肃然起敬。韩世忠对虞允文说道:“虞公乃是初唐四大书家,为人谦和宽厚,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日有幸得见他的后人,实乃三生有幸。”
虞允文听完韩世忠的话后,谦和称谢。他赞扬韩元帅戎马半生,矢志都在为社稷黎民浴血拼杀。如此公忠体国的将领,乃是我大宋子民的福气。
韩世忠与虞允文客套一番后,虞允文告诉韩世忠,前些日金兵在平江府附近征集了不少货船,于是趁他们不备的时候悄悄摸了过去。在船板上,我发现那里有不少散落的粮米。
听完虞允文的讲述后,韩世忠当即明白,这一定就是傅天鹏押运的粮食。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虞允文和在场的众将。
虞允文点头说道:“韩元帅,我听说前些日子傅天鹏将军押运的粮食莫名其妙的丢失了。根据金人的征调货船的情形来看,这粮食一定是傅将军的。”
接着虞允文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粮食最忌远道周转且沿江一线的百姓又接到韩元帅竭泽而渔的命令,粮草物资都不会被金人攫取。所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咱们这里有人与金人相互勾结,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将傅将军的粮食掉了包。”
虞允文的分析入情入理,韩世忠和在场众将无不心悦诚服。既然粮食的事情有了下落,韩世忠心中的一件烦事总算得到了解决。现在有高人在场,正是天赐良机。所以韩世忠又将三宜老人的诗递给虞允文,给他破解其中的谜题。
虞允文看了诗后,告诉韩世忠。施宜生想请元帅在黄天荡一带围歼金兵。
听完虞允文的话后,韩世忠马上找来巡江哨探,向他详细了解黄天荡的情况。经哨探的描述,地理情形与虞允文所讲的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