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陆副使,你能站出来,老夫甚慰。”礼部尚书说道,“若这一次我们为国捐躯,陛下和徐老太傅,会抚恤我们的家人的。”
“尚书大人,下官也去。”又有一个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我无妻无子,家中老母又有兄长照顾,孙某身无牵挂。”
“下官愿往。”
“下官也愿追随大人。”
陆陆续续又站出了两三个人,都是比较年轻的官员。礼部尚书看着这些后生,感慨道:“这是你们第一次出使吧,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孙某只愿为朝廷效力。”这位孙大人,则是一个热血的爱国之人。
礼部尚书点点头,又对众人道,“我们明日过去谈判,若有什么不测,你们不必在蜀州拖延,立刻回京将情况禀告陛下和徐太傅。”
“下官等明白。”众人齐声说道。他们看向礼部尚书和几位副使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愧意。
礼部尚书又对几位副使道:“让你们跟着老夫涉险,老夫无以为报。”
“尚书大人言重了。能跟着大人去谈判,是我等之幸。”陆子瑜这话是诚心实意的,比起之前那位赵主使,他宁愿跟着礼部尚书,哪怕前路危机四伏。
陆子瑜回到驿站客房,为明日谈判做准备。然而秦绛早已在房中等他,见他回来,急忙上前问道:“大人,项羌有回信了?”
秦绛身为打杂的小厮,根本不可能参加什么重要的会议,只能询问陆子瑜。陆子瑜淡淡看他一眼,取下官帽,在盆里净手,“没有什么消息。”
“但是我看诸位大人从房里出来时,面色沉重。”秦绛一下子看出了端倪,“就算那边没有消息,也不必如丧考批吧?”
“有消息又怎样,没有消息又怎样?”
“看来是真有消息了?”秦绛激动道,“那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陆子瑜不答,他拿过手帕擦干手,使唤秦绛,“去,把水倒了。”
“看来是坏消息了。”秦绛发现陆子瑜最爱转移话题,尤其是问到了尖锐的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