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但这一次,铁匠孙居然没有传出攻打武平关的消息,甚至连提都没有提。难道项羌并不打算从武平进攻?
冯将军想了又想,看了看桌子上本打算上报朝廷,请求增兵武平关的奏折。他已经写了一半,却突然将奏折合上,扔入火盆之中。
三日后,项羌发兵二十万,直奔武平关而来。主帅是青云部忽图鲁将军,一位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军。
武平关的将领才休整了几个月,没想到项羌再一次发起攻击。面临来势汹汹的青云部二十万大军,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毕竟,武平关守兵仅仅十万左右。
冯将军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难道是间者情报有误?
--------------------
求海星,求海星,求海星!
第74章当年万里觅封侯(二)
虽然武平关没有增兵,但冯汝炳早就对冯晏和冯晁下过命令,让他们积极备战,不可松懈。故而青云部虽然来势汹汹,但武平关早有准备。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井井有条,毫无慌乱。
冯汝炳看到是忽图鲁将军为主将,于是不敢耽误,写奏折向朝廷请求支援。只是先机已失,不知道武平关能不能坚守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天。
八百里加急战报快马加鞭,终于在三天后送到了皇帝手中。顿时,朝廷上下一片惊慌,他们好几年没有和项羌起正面冲突了,本以为会一直持续这样和平的局面,没想到拓跋冽刚刚收拾完黑岩部,就迫不及待的要来咬一口中原这块肥肉了。
今日大朝会议事,重点就是商议武平关项羌来袭一事。
老太傅徐立卿乃三朝元老,又是帝师。如今皇帝还未亲政,由他站出来,主持今日的朝议,乃是再合适不过了。
徐老太傅率先说道:“昨日收到武平关八百里加急,项羌二十万大军,再度犯我边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很多大臣还没有从当年的阳城之败缓过来。再次听说项羌犯境,有些胆小的官员,已然未战先怯了。
徐老太傅看众臣工低声讨论的样子,咳嗽了几声,说道:“诸位,安静,安静!若有什么想法,大家站出来,各抒己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该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