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东方陌走后没多久,宜安公主来了。
宜安公主与她闲聊半天,才道明来意,原来是问她要拥立谁做皇帝,并替楚王说好话,昭宁于是明白,她是楚王的说客。
她态度暧昧地将宜安公主挡了回去,还没歇息一会儿,舅舅薛崇如就来了。
薛崇如也问她,作何打算。
有了之前宜安公主的经历,昭宁便知道舅舅也是为皇帝人选之事而来,便问:“那舅舅心里是怎么想的?其实我与驸马意见并不一致,所以也想听听舅舅的意思。”
薛崇如是昭宁最近的人,当初她在岐州倒戈梁王,薛家也因此承受了风险,所以两人之间比之宜安公主,会坦承许多。
薛崇如想了想,很快道:“我的意见是岱王。”
昭宁微愣:“为什么?”
薛崇如说道:“楚王势众,威望高,若拥立他,自是众望所归,可他只会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不会感谢公主与驸马将他推上皇位,若拥立三人中最势弱的岱王,甚至岱王与公主还有前嫌,岱王自会感恩,而且到了往后,公主与驸马的支持对他来说也更为重要,他少不了你们。”
昭宁没想到舅舅是这样的看法,而且听来确实有道理。
昭宁又问:“舅舅,你实话告诉我,岱王有找你说情,或是承诺官位,送财物吗?”
薛崇如沉默半晌,肯定回道:“他确实找过我,承诺过官位,也送了财物,但我没收,或许我来替他说话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之前所说的。”
昭宁对这事不作评价,只问:“舅舅觉得,梁王怎么样?”
“梁王?”薛崇如回道:“梁王此人桀骜,生性刚硬好武,莫非……是驸马赞同选梁王?”
昭宁没想到薛崇如一下就猜到了,问:“舅舅为什么这么问?”
薛崇如道:“尚武的皇帝,多半是器重武将的,更何况是驸马这样的大将,他当然会厚待;再者,梁王的儿子曾俘虏过公主,而他却不计前嫌支持梁王,梁王也会感恩,选梁王,对驸马来说的确比另两位王爷好,但只是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