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那为什么总有人说酸秀才,穷秀才?”
赵村长解释道:“那是不善经营的,可宝儿今年才几岁,他才八岁。”
“他有的是时间慢慢考,熬个十年八年的,难道还考不中一个举人?”
“真要是考中了举人,那可就能当官了。”
赵斌忍不住咋舌:“顾家这是要飞出一只凤凰来了。”
赵村长笑道:“咱家也不错,等晴晴嫁过去咱们两家就是姻亲,总要相互扶持的。”
“爹,你不是不喜欢顾延年吗,老觉得他会欺负妹妹。”
“谁让他有个出息的弟弟。”
“那你不怕他欺负晴晴了?”赵斌故意追着问。
“你们怎么不好好读书,也考个功名回来,将来也好给你妹妹撑腰?”赵村长恼羞成怒。
赵斌连忙低头不说话了,他都娶妻生子了,哪儿还能读书,倒是儿子还能指望指望。
顾佳年还以为到了家就能歇一歇,哪知道反倒是比在青城府更忙。
第二天一早,顾佳年便起身进了城。
考中了秀才,第一件事自然是拜谢恩施。
周夫子满怀欣慰,殷殷叮嘱了一番,才问起他以后的打算来。
听他决定入县学,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遗憾。
“县学与府学比起来,自然是府学更好,不过孙大人重视教化,临川县县学也还算不错。”
顾佳年笑着解释:“若是去了府学,学生总惦记着家里不能专心,再者府学人情复杂,倒不如县学省心。”
一听这话,周夫子略作沉吟。
“也是。”
他不知想到什么,笑了笑说:“既然你打定了主意,老夫也不再多说,不过还要趁热打铁,考下廪生来,对你也有好处。”
“学生自然是要去试一试的。”
周夫子自己就是廪生,自有许多经验传授。
顾佳年认真听着,一一记下。
许多人以为考中了秀才就是廪生,廪生就能给人作保,却一日廪生,终生都是廪生,其实不然。
他也是入学之后才知道,并非是考中了秀才便是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