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顾佳年心底也高兴:“爹,等将来有机会咱们再回乡祭祖。”
“好好好,爹相信会有那一天。”顾老爹笑着笑着,就开始抹眼泪。
“爹,儿子高中是好事儿,您怎么还哭了?”顾佳年有些慌张。
顾老爹哈哈一笑:“我这是高兴的,哎,咱们赶紧回家告诉你娘,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宝儿,咱回家就办流水席,让村里人都瞧瞧你出息了。”
顾佳年连忙给劝住了:“爹,童生还未入门,只有考中秀才才算功名,咱家不要太张扬了。”
“你说的也对,就怕有那起子小人心怀嫉妒。”
当初那个什么孙修竹,高聪不就是,自己没能耐,就跟他儿子过不去。
但凡考过了县试、府试,便能被称为童生,但童生并不是真正的功名。
童生与秀才、举人不同,他并不能给读书人带来实在的利益,既不能免税赏田,也不能见官不拜。
整体来说,就是名声好听了一些,能够继续参加后头的院试。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童生就等同于读书人。
发榜后第二天,廖知府便面见了新鲜出炉的童生们。
顾佳年人小腿短,但作为案首稳居第一位,与身后的一众人显出巨大差别。
距离他最近的就是路道远,此刻路小公子眼观鼻鼻关心,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架势来。
顾佳年屡屡回头,但却不知该说什么。
一直到路小公子不耐烦了,恶狠狠的瞪着他:“你看什么,在嘲笑本公子吗?”
顾佳年忙道:“怎么会,路兄误会了。”
“我只是怕路兄不高兴,不愿意搭理我,正绞尽脑汁想说一些让人欢喜起来的话。”
路小公子冷哼一声:“那你怎么还不说?”
顾佳年便问:“路小公子,几天不见,你是不是又长高了一些,我得仰着头看你。”
路小公子一听,果然神色缓和许多:“长得高是天赋,你羡慕不来的。”
“不过家中倒是有几个长高的方子,待会儿让书童整理了给你,你带回去天天吃,指不定能长到我肩膀这么高。”
顾佳年便说:“那就多谢啦,我想快些长高。”
几句话的功夫,路小公子心底的不悦散去,淡淡道:“本公子还不至于输不起,输了就是输了,此次是我略逊一筹。”
顾佳年老实回答:“也是我运气好,之前在私塾的时候,先生教过类似的题目。”
“你也不必安慰我,父亲说得对,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不该骄傲自大。”路道远脸色虽不好看,说话倒是也中肯。
说完话锋一转:“不过这次输了,不代表我下次还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