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页
便是那天下士子也感激于朱至兴教育,实施三年免费读书的政策,从此,让他们有了可以摸书本的机会,也让他们终于得到了能够改变他们贫穷的机会。
再不舍,朱至的棺木终是落入陵内,世人皆知朱至生财有道,可朱至的陪葬之物却是一块块的木块,石板,并无一样珍贵的珍宝首饰。
用朱至的话来说,陪葬的宝贝越多,只会叫人惦记,她再喜欢钱,人都死了,钱也花不到,她还不想死得都不踏实。这辈子她挣的钱不少,花得就更不少,这就行了。钱这种东西,活着的时候不能没有,死了,就别用这些钱为自己招祸事了吧,她是一点都不想被人盗墓。
这句话泰定帝活着的时候显然听进去了,下葬时也不要任何陪葬物,干干净净的来,也干干净净的走!
朱至逝去,举国同哀,大明的局势随着太子朱文基与朱至的相继离世,更是发生了巨变。
当时就有人迫不及待要立太子,好在没了朱文基,朱雄英膝下另有两子,朱文墉和朱文垠。别管这两位怎么样,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文墉是朱雄英的次子,朱文基没了,他就是名义上的长子。
有人会说,朱文基没儿子吗?
有的,可是那又怎么样,朱文基有两个儿子,都是太子妃孙氏所出,朱雄英但凡瞧见两个孙子,就恨不得自己当年没有同意过这门亲事。
朱文基尚且让朱雄英不满,更何况这两个同他们母亲如出一辙的孩子。
故而,从始至终朱雄英就没有考虑过那两个。
但自家的儿子,朱雄英并没有因为众臣的催促便急于再立太子人选,甚至朱雄英想到朱至想出的法子:秘密立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