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番外 > 第965页

第96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元璋望向马氏,哽咽的道:“幸好,你们都在。”

马氏说不出别的话来。

“我要走了。”夫妻相顾无言,过了许久,朱元璋的声音很轻地传来,马氏泪水再也止不住落下,朱元璋伸手抚过她的脸道:“下辈子真想再遇见你。”

马氏泣不成声,朱元璋喃语道:“可是,你未必想要再遇见我了吧。也好,咱们这辈子能做成夫妻,能相守这几十年,也够了。我既不是一个好丈夫,又怎么敢奢望和你下辈子再见。再唤我一声重八吧。”

朱元璋笑着看着马氏,马氏张口唤道:“重八。”

“唉!”朱元璋朗声答应,望着马氏的面容,想着泰定帝,朱雄英,朱至,终是慢慢合上了眼。

泰定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洪武皇帝崩,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八月,入葬孝陵。后世称其一代明君。其领义军一扫自宋以来的耻辱,一统河山,再创盛世,泰常盛世由他而始。

后,泰定二十二年,太后马氏薨。马氏却不愿意葬入帝陵。临终前,马氏叮嘱泰定帝,将她葬回濠州吧,那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最后,她不想再当皇后。只愿如来时一般,平平凡凡。

泰定帝遵从马氏所愿,以衣冠葬入孝陵,关闭地宫。随后却悄悄将马氏葬回濠州,就葬在马氏曾经熟悉的山间。

第189章番外

◎人选◎

永常十六年,北平城内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交易盛会。

自泰定朝开始,安和公主大力开展海上贸易,自此,随着公主派出海的船只带回一车又一车的白银,甚至还有各种新奇的作物,大明的重点开始倾注于海上。

先前朱元璋对海上的事其实是觉得应该禁止的,好在这些想归想,并没有亲自下诏将此事定为国策。毕竟朱至总说外头未必不会有什么好东西,他们应该有探索世界的心,毕竟世界有多大,不出去看看怎么能知道。

大明到如今这一步,可以说确实强盛,可想想以后,谁敢保证说以后还会一直强盛?

正所谓不进则退,朱至一直觉得人不能留滞不前,国也是一样的道理。大明现在看着挺好,谁敢说以后也一定会很好!和世界接触,至少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他们到底缺了什么,少了什么,该学就得学,该改就得改。封锁国门,看起来好像能把人困死在大明,也能不让别人进来,实际上呢?就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要是想对付别人,就凭我们的实力,咱们就不能把别国给灭了?

强大时,谁也休想拦得住。

所以,要是不想让人欺负,只能不断强大,封关自闭,既不让人出门,也不让人活来,那是什么上策?不,是下下之策。

眼前看好像有用,毕竟把人锁住了,也不让人进来了。实际上是啥也不是。

朱元璋当时把自己的想法一提,就被朱至一堆理由嫌弃起来,以至于到最后朱元璋都不由开始反省,他执意想封关锁国的原因好像挺拿不出手!

最终,海禁之策没有推行,甚至朝堂上就更是半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等到泰定帝登基,终于慢慢腾出手的朱至开始将重心力都放到海贸上。甚至在泰定十八年后,朱至亲自出海。当然,儿子留给爹娘和亲哥带,汤显追寻黄河之源去了,这些年隔个一年半载的回来一趟。

夫妻各有各的事要忙,都是不着家的那种。泰定帝和常氏对此也很是头痛,无奈他们夫妻觉得这样挺好!这孩子也有了,谁也就明白拦不住了。

朱至想出海的事也不是今天才提,但凡不是泰定帝和常氏不肯,她早就出海了,哪能等到现在。

相对于旁人出海,大多以利为重,朱至可是更关注于了解海之所至所遇的国,所拥有的他们大明所没有的东西。

自此,朱至代表大明远航于外,也令世界得知大明。朱至所到之处,不仅与人建立邦交,也会帮助他们。虽然他们的帮助不算是无偿的,但能够帮助人生存,教他们医术,更让他们能够保护自己,这些人最后对大明都是心怀感激的。

是以,泰定一朝开始,直到如今的永常帝一朝,朱至远航于世界,随着他们越走越远,得到的财宝也越来越多,与之而来也引得无数闻大明之名,远行而来的国人。眼看北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各国交易的场所,于永常九年,大明国都定下一个规矩,每年的三月十三,大明将开启一个交易会。

各国来客也好,大明的百姓也罢,都能在这一天交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来对于海贸,总生怕他们自己吃亏的人,但知国库越来越富,国民也越来越富,而且随着对世界的了解,他们才知道,天地竟如此宽广,就他们从前所知的世界,那都不及万分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