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因此,别人怎么说都是他们的事,泰定帝愣是不为所动,不管谁要吵要闹,朱至不开这个口,他就是压着,愣是不管此事。
压着压着,倒让不少人觉得泰定帝许是站在他们反对女人出头那一边的,要不是因为有人用计,当年第一回开武举叫泰定帝是骑虎难下,让女人参加武举一事都不可能。
是以,多年来,不断有人向泰定帝进言,出的主意都是如何如何把女人从朝廷上清理下去。可是,他们出再多的主意,泰定帝都是不听的。
时至今日,泰定帝对于外头已然闹出来的学生们,也就只能问问朱至的意思。
朱至一句让人试试,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怎么能随便让人试,这可是足以媲敌改天换地的决定。就一句试试,太轻率了吧。
“不试,外面国子监和国风堂的人三天一打,两天一吵,诸位,不如你们去把人按老实了?但凡他们只要不吵不打,你们怎么说都听你们的。”朱至提醒他们别忘了外头还有人在宫门前,那架式可不像是能随便把人忽悠走的。
再说了,那么多年以来,国风堂有教无类,国子监清一色的全是男人,眼看国风堂出的都是各类人才,他们国子监和他们一比,那真就是啥也不是,也是让人倍受打击的。
本事比不得,还不许他们撒撒气吗?
总而言之,国子监的人三不五时的挑衅国风堂的人,偏偏一群都是战五渣,吵架吵不过,打架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是国风堂的对手。
刚开始打的时候,有人劝着泰定帝从严处置,泰定帝怎么说的?都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他们想打就让他们打吧,若是连未入朝廷处理这么点小打小闹都不成,这些人是不是堪为国之栋梁,他得重新审视了。
所以,泰定帝由着他们吵,由着他们闹,不闹得太过,不出人命,继续!
朝臣们自然是不乐意的,国子监的学生,天下学子向往的学府,这都成了一言不合打架的地方了,是不是太过了?
当初泰定帝面对这样的反驳意见也很是干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这群人老实,那你们就上,他是绝对不会拦着。
啊,看现在都闹到宫门前了,这也算开历史之先河了。反正国子监和国风堂的学子们,斗由着他们斗,泰定帝想听听他们代表各方所说的话,断不可能把他们的嘴堵上。
至于打架闹腾,朱雄英和朱至在里头牢牢把控着,总而言之,绝不会让他们这些人闹出人命!那就行了!
泰定帝觉得就得让大家有话都说出来,而不是一味只听着朝堂上那些各怀私心的人说的话,那,大家才能明白大明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样去解决。
现在,看来朱至也觉得一群人争得太多,闹得人尽皆知,是时候该收网了!
对啊,许人畅所欲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听到不同的意见,当这些事又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时,就会有人更关注,彼时,就会让他们把听到的道理,他们所认同的刻进脑子里。
当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别管读过书或者没有读过书,都会慢慢学着思考,开民之智。本就该从畅所欲言开始。
“我!!!”朱至提议谁要有本事去把外头的人全都打发了,最好能让他们都不会再闹,那科举不对女子开放的事可以再议。多少年了,国子监和国风堂争了多年,就相当于代表朝堂上同意对女子开放科举和不同意的两方人马,谁也说服不了谁。国子监和国风堂闹了多久,谁心里能是一点数都没有?劝,他们可没这本事。
第187章番外
◎国风◎
“纵然对女子开放科举,许女子参加科举,也未必见得就能让众多学子退去。”朱至给人挖坑,想让人出去解决问题,对,他们出去是解决不了问题,朱至提议对女子开放科举难道就可以了?外头争执不休的两方人,各代表哪一方,朝堂上的人心知肚明。
“你们不能,不代表我也不能。”已然越发沉稳的朱至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似在无声嘲笑一群没本事的人,便以为天下间的人都跟他们一样没本事。
朱至已然冲泰定帝道:“武举重开,女子参加武举,多年来选拔之人才多不胜数,为女子者从未拖大明的后腿,但出仕为官,既为国尽忠,为民分忧,儿臣以为,女子为官虽为男人所不能容,然于天下之势,却是大势所趋。望请陛下许女子参加科举。我大明欲揽天下之才,岂因区区女子身份,令人才流失。我大明之君,既平江山,也开创先河。无人敢对女子开放科举,因势不能容,因时不对。至于我朝,科举之制已然成熟,世族士族,土崩瓦解,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百姓为重,女子,亦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