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
杨荣得说,朱至是心里有数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杨荣也不讲什么大道理,讲故事就讲故事,压根没有要发表意见的意思。但就是如此,反而让朱允炆对杨荣很是夸赞。
大道理朱允炆听得耳朵都生茧了,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别人的教训。
讲故事就讲故意呗,各自有各自的领会,他已经不是三岁孩童,自有他的思考。
因而朱至自打北元回来后,第一时间问起朱允炆是否要换个先生,朱允炆摇头拒绝了,很乐意杨荣继续给他上课。
“你先生既然觉得你书读得不错,却是差了点应用,那就跟着吧。”朱至既然有问,岂能不配合杨荣。
当老师的如何评价弟子很是关键的呢,朱至的意思也是十分简单,带着朱允炆多听多看,让他自己去思考,而不会听信旁人的挑唆,最后成了旁人的棋子。
“谢先生。”朱允炆不管杨荣如何年轻,但既然是他认可的先生,他就会乖乖唤一声先生,表示敬重。
朱至已然大步流星往外走,一干人赶紧跟上。
而这一回,脱脱是亲自带了一万人来,一个个都拎着包袱,大包小包的,好些都拖家带口。
朱至让人将两侧的城门都打开了,出城与脱脱碰头问:“一万人,你这边的名册呢?”
名册,登记对方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年岁,擅长,朱至伸手讨要。
“公主要如此麻烦?”脱脱先前以为朱至不过是随口说说,未必是真的,结果朱至这会儿问他要名册。
“不给名册也可以,少了谁将来你不寻我就是。”朱至要名册不就是想省些麻烦,也是对人担起责任。但凡这些人要是在大明境内出了事,她会凭着名册把人找出来。
没有,那也没什么,朱至乐意得很,但也得丑话说在前头,人进了大明,出了什么事她可一概不管。
“公主莫不是故意为难?是不想收下这一批人?”脱脱不是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他做出这样的安排时,已然料到朱至会有什么样的应对,故而就不得不跟朱至要一句准话。
不想朱至嗤笑道:“人,你们来多少我要多少,老人,妇人怎么了,他们就算做不了重活,我大明也有能让他们干的活。可是,不对名册,不知你们到底来了多少人,你说一万人就一万人?我还能说我只收了五千呢。怎么,你是认是不认?”
脱脱瞪大眼睛盯着朱至,难以相信朱至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是,要说朱至无理,这也不算无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