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正因如此,太子更想帮朱元璋治理好这个天下,让这个天下变得更好。
朱元璋做的事,心存百姓,太子十分认同,也处处向朱元璋学习。而对朱元璋的暴戾,疑心重,太子尽可能相劝,有时候他们父子难免有争执,却从不伤感情。
朱元璋为天下,太子亦为天下,父子初衷一致,过程中方法相佐,各执己见,何尝不是为了让对方更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至今为止,太子对朱元璋的作为都佩服的。
而朱元璋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为此生出别的打算,太子心下更是打定主意,绝不辜负朱元璋的信任。
对于马皇后,太子知道马皇后心思重,相比起太子更难以接受朱元璋的暴戾,杀戮,为此伤了身子。
太子一直也在想,该如何才能两全其美,才能让马皇后和朱元璋莫因国事而生分,生怨。
可惜,太子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
眼下朱元璋愿意退一步,他的打算定是告诉了马皇后,马皇后心中的忧思便可迎刃而解。
父母和好如初,不再水火不容,太子岂不高兴。
“不过,母后让我跟你说一声,姚广孝留不得。”常氏高兴之余,没有忘记马皇后让她传的话。
第68章出逃
◎忧虑◎
闻言太子一顿,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
常氏不错眼的盯着太子,太子道:“知道了。”
除此之外却再无别的话。
“姚广孝毕竟是出家人。”常氏略有不解,求情的说。
“正是因为他是出家人,打着出家人的名号胡言乱语,乱人心,不妥。”太子幽幽接话。
常氏就没有再接话了,太子冲外头的人喊道:“来人,去燕王府传句话。”
扯上燕王了?常氏耳朵动了动,终是什么话都没有问出来。
门外走进来一个内侍,立在太子身边,太子同内侍一阵耳语,内侍小身板颤了颤,太子抿唇问:“记下了?”
“是。”内侍岂敢说一个不字,连连保证都记下了。
“去吧。”太子即将人打发了去。内侍不敢怠慢,连忙出宫往燕王府去传话。
常氏第一次听到马皇后说一个人不能留,就连太子也觉得那样的人不能留,心中纳闷不矣。但是,她太清楚眼前的两位是什么样的人。能让他们认为不可留的人,必有不可留的原因。
她求一求情,是让太子慎重,饶是如此太子依然认为人不可留,常氏绝不会再多说。
可是让太子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刚吩咐人去处理姚广孝,却收到消息,姚广孝不见了。
“怎么回事?”既然人有不妥,太子早已命人盯着姚广孝,人竟然不见了?
“昨天晚上我们亲眼看他进禅房休息的,可是今天一天都没有见着人。方才燕王带人去庆寿寺的时候才发现人在不见了。”前来禀告消息的人也是如何也想不到竟然会生出这般变故。
盯人的人,一个晚上没有看到任何人出去,人却凭空消失了。
负责盯人的人此时立在太子面前,满头大汗,自知失责。
“找。”太子自知此时问罪无用,而是要把人找出来。
“是,末将立刻去找。”话不敢多说,赶紧按太子的意思照办。
而此时前面有人来报,燕王求见。
太子目光变得幽深,终是开口道:“请燕王进来。”
燕王很快被请进屋,但见太子立刻跪下道:“臣弟有错,请大哥责罚。”
闻之太子已然第一时间上前将燕王扶起,拍拍燕王的肩道:“这话从何说起?”
“姚广孝跑了,是臣弟无用,没能把人捉住。”燕王一脸羞愧,更是小心翼翼地用余光打量太子,生怕太子有所不悦。太子不以为然的道:“人早就跑了,和你捉不捉他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