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朱雄英和朱至回到东宫,同时得到一个消息,朱元璋下诏,命太子于应天建烈士陵园,以令天下铭记为驱逐元人,定大明,安天下的义举。
漂亮!朱雄英和朱至昨天看完太子的奏折,今天朱元璋便下达诏令,速度之快叫他们兄妹忍不住拍掌叫好。
此时的东宫,因朝堂上关于建烈士陵园一事的争议都吵完了,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太子为何有此提议。淮西的武将们呐,再也控制不住往东宫凑,何尝不是因为高兴。
一直以来朱元璋处处压制他们这些淮西的功臣,天知道他们心里有多郁闷。冒头的文臣眼看似乎要跟朱元璋一个鼻孔出气,一股作气要把他们全解决,也让他们心里直发毛。
关键时候亏得太子出面。太子说得多好啊,为驱逐元人,多少将士惨死,能活下来的又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浑身是伤。
可是最近的朱元璋又因为胡惟庸的案子对着淮西功臣磨刀豁豁,直叫淮西功臣们心里直发颤。
现在好了,建烈士陵园啊!
这不就是对他们这些功臣的肯定吗?
因而此时的东宫那是聚集满了淮西功臣们,就为同太子讨一句准话,好知道朱元璋往后是不是不再拿他们功臣耍着玩了?
说句实话,朱至和朱雄英进门看到被拒之门外的个个朝臣们,没能忍住摇了摇头。
该怎么评价他们才好呢?
说他们不怕死吧,朱元璋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他们比谁都急。
说他们怕死吧,多少功臣因为贪赃枉法死于朱元璋之手,他们不知道?偏个个自恃功高,愣是蔑视律法。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蔑视律法,难道不是在蔑视朱元璋?
这才是最让朱元璋无法容忍的事。
太子哪怕上了折子,他在静养中啊,没有上朝,对于前来东宫的人,他们全堵在门口又怎么样,一概不见。
一群见不着太子的人啊,怎么都不肯走。全堵在东宫门口不断交头接耳说着话。余光扫到朱至和朱雄英回来,凉国公第一个冲他们唤道:“雄英,至儿。”
一个箭步冲上来,凉国公二话不说捉住他们道:“可算等到你们了!”
别那么激动是吧,大家都挺熟的,突然那么激动,让人挺不适应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