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书上要找,了解云贵的人也见。朱元璋和太子相当满意于两人的态度。战起之前,了解敌人的情况,这是为了对症下药,由此做到最快平定云贵,减少伤亡是吧。
马皇后听说后,面上露出笑容,眼看这年就要过完了,马皇后也不催促朱至和朱雄英,反而问起他们,对付云贵的情况,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北元残势,地方与之勾结。云贵之地是我们大明的疆土,百姓那也是我们的百姓。理当以安抚为主。”马皇后一问,视线落在朱至身上,等着朱至的答案,朱至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
很明显,马皇后听完后面上很是愉悦。
“不过”朱至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微拧眉头,马皇后道:“我们祖孙之间没有什么话不能说。”
“不过人心隔肚皮,对云贵等地的人来说,他们非我汉族,于汉族而言,对他们各有防备,他们对我们也一样。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这些都会造成我们之间的隔阂,若想让云贵各区的百姓看到大明对他们的诚意,看重,更应该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习俗。更要表明大明并非要他们改俗更源。
“而且,大明更应该想清楚,一但平定云贵后,这一带该怎么治理。这一条是重中之重。毕竟想安抚人心,眼前的示好只是开始,将来对云贵的政策,才是能让云贵各族归顺且不会再生dòng • luàn的根本。”
朱至瞧了那么多书,马上想到一个词,以夷制夷。选一个愿意归顺大明的人,让他来管制这一带。在实行大明的政策时,同样尊重当地的风俗,这叫因时因地而制宜。
马皇后笑出声,其中愉悦毫不掩饰,“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嗯,好像这回表现确实挺让马皇后高兴,这算一件好事是吧。
朱至眨了眨眼睛道:“以夷制夷。具体怎么做,须得深入了解云贵等地之后才能给出全面的方案。但做这事的人,须得有维护天下一统,与各族友善往来的人才可以。”
与人为善,也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反之要是有那居心叵测之人,就算现在他们出兵平定,未必不会再有人挑起战事,以令云贵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