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
三日后,一大清早,门外果然来人了。
这周家来的人是个老人,瞧着和鲁老太太差不多大,还有一个媒人,不是京郊这边的,看着眼生。鲁家人把人请了进去,大丫在后院韦氏没让出来,自然,周渊也暂时还没露面。
这是规矩,先由长辈谈,若是满意了,双方再见个面。
鲁家这边自然是鲁老太太和韦氏坐镇,芮娘和柳芽在边上旁听,谈话间,众人才知道原来周渊的父母都不在了,就是在十年前那场战役中,父亲为国捐躯,母亲伤心过度八年前也去了。所以今天只能让周奶奶出面,而且在整个谈话间,也能看出周家人的家教很好,周奶奶提起自己这个孙子也是满腔的心疼和遗憾,也将从前自己丈夫得罪先皇的事情毫无隐瞒的说了。
“都怪我家那个,要不然,我孙子这么优秀的人才何至于如今还是个百夫长,就是当个将军也是绰绰有余的。”
周奶奶叹气,显然对孙子很是抱歉。
“实不相瞒,这几年我给子勋也看了不少人家,但是这小子都没有点头,他前日忽然告假回家,张口便让我前来提亲,还真是将我吓了一大跳,我就想着,今日赶紧上门来看看,是哪家的好姑娘,能让我家那臭小子都春心萌动了。”
这话说的顺耳,韦氏听着也觉得舒心,她的姑娘可不就是好姑娘嘛。
大丫虽然在后面,可不代表她没听见这些话,当她听到周渊的身世时愣了半晌,乃至于根本没听见后面的话。
鲁老太太和周奶奶聊了许久,最后到了差不多可以敲定的时候了道:“虽说你们周家如今大不如前了,可我的大丫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家出来的姑娘,即便我们一家子从小都对她呵护如珍宝,但面对你们这样的人家时老婆子我还是有些担心的。”
周奶奶:“我知道您担心什么,咱们把话说敞亮了也挺好的,自从我家老头子惹了这么一回事后,我现在就是想通了,什么功名名利,那都是和危险并存的。我经历了大富大贵,也体会过一落千丈,所以早就看开了这些,只要两个孩子真心喜欢,这些又算的了什么,您说是吧。况且,你们鲁家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的,您能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儿子和孙子,孙女自然也是不差的。”
芮娘笑道:“实不相瞒,大嫂,的确,我觉得这个人虽然说不善言辞,比大丫大了点儿,但大一点疼人,而且算是挺有担当的,也挺有本事的。也没什么不好的癖好和名声,算是良配。最重要的,是难得大丫喜欢呀。”
鲁老太太点头:“对,二媳妇
,你刚才说有担当怎么说,再说说你和芽芽今天过去,和那人说的话。”
芮娘和柳芽便把今天和周渊的对话一五一十说了,谈话间,是很能感受到对方的真诚的,而且一个二十出头的大老爷们了,在说到大丫的时候还会脸红无措,这绝不是没有意思的表现。
柳芽又道,和周渊对话结束后,在三郎的安排下,也见到了不少军营里的其他人,周渊这个人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说他仗义有担当,就包括当初在绣坊学堂巡视那事也是他手下的一个士兵家中母亲生病,周渊主动帮他,一个人负责两头包,的确辛苦至极。
鲁老太太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我觉得这个孩子不错,要是三天之后上门眼缘也不错的话,倒是真的可以考虑考虑。大媳妇,你觉得呢?”
韦氏还在思考,鲁老太太便让柳芽和芮娘都先回去了。
等人走后,鲁老太太才语重心长的道:“大媳妇,我知道你的想法,你先前想让顺哥儿考功名,现在想让大丫嫁个读书人,可是觉得读书人高人一等,所以才对这个周渊这么不满意的?”
韦氏想了一会儿,叹气:“娘,您还不知道我吗。您说我自己小算盘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也好,但我都是为了儿女打算呀,读书当然是好的出路了,你看大郎,做生意一辈子,风风雨雨的,多累,也让人操心。您当初拼了命的供三弟出来,现在老了不也享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