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我说。
“不错,”林充道,“朕听说了你的那些政策,朕以为你有些贪功冒进?。民心?已经乱了,天灾不除,什么均田都?是空谈。”
我道:“受教了。只?是这治水调旱的人才难寻,我认为,这是科举制度的问题,陛下以为呢?”
林充道:“然。但来不及了。”
我知道他说的“来不及了”是什么意思。改革科举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天灾之事迫在眉睫。
林充道:“他们说,天亡大成,朕是灾星。”
我又讲了句实?话:“这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编排出来,陛下勿信。”
“朕当然不信,”林充咳了一阵,“所以还请天下百姓看看,朕驾崩后,这世间是不是海晏河清。”
所以说,封建迷信害死?人。
我心?中叫苦,没?有接话。
林充也没?打算听我说些什么,转而问道:“你们打算把朕的遗体怎么办?抛尸闹市?”
我道:“倒也不至于此。”
林充沉默了一会?儿,道:“陆仁兄,如?果可能的话,劳将我葬在落璮城北山上,抑或镜湖城郊。”
我有些诧异:“为何?我以为你会?想葬于京郊。”
成朝帝王虽只?有二世,但先?帝早在京郊选了一处风水宝地,作为帝王陵寝。那地大得很,因先?帝以为能够绵延不绝。林充继位后就规划了陵寝设计,去年刚刚动工,旱灾就至。林充一则为了省钱,一则为了平怨,叫停了陵寝工程,因此京郊是没?有地宫供他长眠的。
林充苦笑道:“先?帝言讲京郊陵寝乃是龙盘之地,能保子孙万世昌盛,如?今看来,并非如?此。”既然并非如?此,就没?有必要有什么执念了。
我多问了一句:“太后与你葬在一处?”先?帝寝宫虽未合陵,但听说旱灾导致山土崩裂,宝顶也隐隐有土崩的势头。守陵人都?不大往那边去,更何况为了一个前朝太后,冒险去合陵。
林充回得很快:“不。太后葬在哪里,朕怎好置喙。”
林充见我不答,哑笑道:“怎么,觉得朕不孝?”
“天家无母子,料来必有因。”我说道。
林充笑得咳嗽:“是啊,天家不但无母子,还没?有夫妻。”
我知道他是在挑拨我和祝长舟的关系,也不反驳,只?当没?听懂,顺着他的话说:“明?白了,你那些嫔妃,也就各随其?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