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使团见 承乾宫日子
万岁爷旁边做的是皇贵妃,因着皇后娘娘如今病了,所以一些需要国母出面的场合都是由皇贵妃代为出面的。
忠诚公府世子慕灵压低声音,问向自己的阿玛:“阿玛,怎么瞧着皇贵妃娘娘眼中似是含泪?”
敏泰偷瞄了一眼,但灯火太过明亮,每个人眼中都似是有光,便回道:“注意场合,莫直视娘娘。如此场合,娘娘怎会含泪呢。”
慕灵再看,也似乎是灯火影响了他的判断,便不再想。
虽然皇贵妃娘娘与忠诚公府来往甚少,但离不开娘娘的是他们,不是娘娘离不开忠诚公府。敏泰和慕灵确实在处理政事上很不错,但放在层出不穷的人才堆里就有些吃亏了。
如今他们又没掌握甚实权,荣耀和地位除了当年的天花之功,便尽数来自皇贵妃娘娘。而天花之功是怎么来的,父子俩心里都有数,便对着皇贵妃更加恭敬。
虽然想占从龙之功,可也万万不敢怠慢皇贵妃。
万岁爷今日似乎格外亲切,并且也充满着好奇心,不住地问着黎国境内的一些措施。
当听到国内公民都会进行六年义务教育,由政府出钱时,户部大员下意识出口反驳:“这得花多少钱?哪儿来那么多钱?”
“我国虽然初建国,但是海外贸易发达,挣得外汇多,就不缺钱。”至于矿藏丰富这点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商业为本,国将不稳。”下面有个老臣自己心里嘀咕道。
不过到底是别的国家,又是个新国,他们压根不在意这点。
却不想万岁爷又评价:“不不错,启发民智,虽有消耗却又回报。”
大臣们不由想到如今在外城试点的免费教育,虽然它在实际上与以往的愚民政策大不相同,只是大臣们的俸禄丰厚,待遇极好,启元帝又威严日盛,故而没人敢提出异议。
反正,户部又确实不缺钱。
接下来的宴会上,几位大臣又问了些黎国的建设和政策,虽然大多令他们感到难以理解,可个别睿智之人仔细一想,好像与他们大清的部分政策相吻合。
只是大清似乎还在初级阶段,黎国已经凭借着帝王的控制更加锋利地进入了中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