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姜医生要升职2 既然逃不了,那就往上
主任对孩子父亲说:“她前几天吐了不少,今天再补点电解质。”
父亲看上去是个儒雅的读书人,讲话很客气:“好的好的。”
然而出病房后,主任却对她们道:“这个病人发热住进来,家长认为不是甲流,当时在门诊做出来的是甲流阴性,这两天再测也是甲流阴性,但她住进来之后因为低烧一直有用奥司他韦,不排除第一次做的时候抗体还没出来,后来再做的时候已经转阴了。”
“你们要结合临床表现,多思考……家属的话总是主观的,可能从他们的角度觉得就是没有,但你们是医生,要有自己的判断。”
主任两鬓花白,已经是临近退休的年龄,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教给她们。
规培到底是什么?
规培制度的出现不过十几年,有人说它是压死医学生的无数根稻草中的一个。
有人说,无数规培生的血肉与泪水苦苦维持着这庞大的医疗机器。
在沉默中生,在沉默中亡。
但这其中种种,又岂是言两语可以概括。
平心而论,姜茶遇到的大部分老师都很好,也教了她很多;或许错的,从来是制度而不是人。
姜茶跟着主任后面,一边记今天要开的医嘱,一边记下主任说的重点。
既然逃不了,那就往上走吧。
这里的大部分家长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儿科没什么病人,最近也就是流感盛行,儿科才住了这么些人。
人多了,遇到奇葩的概率也大。
只是就算儿科现如今只有十个住院病人,还是有一个奇葩家长。
姜茶和同伴抱着病历回去补的时候,同伴问起:“哎,34床是不是昨天又溜回去了?”
说起这个,姜茶无语凝噎:“是的,她觉得这里睡得不舒服,晚上偷偷把孩子带回去了。”
现下流感形势不如前阶段那么严重,医院的出入限制也放开了。
不听话的病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同伴:“……”过了一会儿,憋出两个字:“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