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士谋 > 第三百三十三章 迁都

第三百三十三章 迁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待童谣深入民心,相国再出来以应童谣,说这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为相应天意,解当下国难,故要迁都。如此可安抚民心。”

“哈哈。善!善!如此便依文优之计行事!迁都长安!”

董卓和李儒商定之后,留下牛辅、张济等将镇守箕关,为迁都争取时间,同时又令吕布派来的斥候,回去告知吕布迁都的消息。让他暂时忍耐,据险守关,待迁都事宜完成后,便会召他回去。交代完毕后,董卓、李儒两人便星夜赶回洛阳。

数rì后,董卓忽然回到洛阳,回来后并无大动作。然后忽然在洛阳街市中传起了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的童谣。此童谣散布极快,很快洛阳城内的孩童无不是朗朗上口。

而过了数rì后,董卓须臾召集朝中百官于温德殿内,说有要事宣布。朝中百官皆惧董卓,不敢不来。

在温德殿下,董卓带刀入殿,龙骧虎步地在朝堂内走动,大有一副他才是当今天子的态势。而朝中百官似乎已是习惯董卓的放肆,在温德殿外的禁卫军,如今皆是董卓的人马,只要董卓一下令,这些禁卫军就会立刻冲进朝堂,将一切反抗董卓的人抓出殿外,乱刀砍死。

“汉朝东都洛阳,建都已有二百余年,气数已衰。本相国夜观天象,见旺气实在长安,近rì又听这洛阳内的童谣。这童谣的意思,想必诸公都是明白。此乃天意所召,令吾等汉朝迁都长安。本相国已与圣上商议,决定迁都长安,汝等各宜促装,准备此事,莫要耽误了迁都的时机。”

朝下司徒杨彪,咬了咬牙,终还是敌不过良心,走出一步,予董卓对视说道。

“相国大人,这童谣只是儿戏之说,怎能当真。若是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苦了洛阳百姓。天下动之容易,安之却难呐!”

董卓眼眸一眯,大手就不觉地放到了腰间宝刀上,冷冷喝道。

“杨师徒之言,是yù阻汉朝旺盛乎?”

杨彪的发言,似乎激起了不少人的血xìng。太尉黄琬和司徒荀爽纷纷走出谏言,皆说迁都,百害而无一利,只会令百姓sāo动不宁。

只是这些人的进谏,非但没有让董卓迁都的心意有减,反而激起了董卓的怒火。董卓掣出腰间宝刀,怒目大喝,便要在朝堂上shā • rén。还好,李儒及时劝阻,董卓才此作罢,罢免了杨彪、黄琬、荀爽的官职,降其为庶民。

其他朝中官员见之,无人敢言,董卓恶声再问有何人反对,百官齐齐拜rì认同。而至始至终,坐在龙椅上的汉献帝一言不发,唯有冷眼旁观。

迁都消息一出,整个洛阳近百万人口皆是大惊慌乱。而董卓又依李儒之计,派五千凉州铁甲骑军,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家财以补军姿。

同时,董卓又将与师出于汝南袁氏一家门徒的官吏全部打上逆贼的名头,将其诛杀,敛其家财。

董卓在洛阳城不断地谋财害命,收敛巨金,无恶不作,洛阳城内一片哀声怨气,冤血染天。而又是数rì后,董卓差李催郭汜二将,领一万军士,于洛阳挨家挨户,持刀入户,强制百姓迁离。此间又纵军士yínren妻女,夺人财产,若有反抗,凉州军士手执白刃,光天化rì之下肆意shā • rén。一时间啼哭之声,可谓是震动天地。

迁都事宜,在一步步地进行着。而洛阳每rì几乎都将近有百人,死在董卓兵马的压迫之下。

与此同时,另一边虎牢关下。

在三rì前,虎牢关守将吕布忽然令大军离去,紧紧留下不到八千兵力把守虎牢。那虎牢守将见义师右盟势大,守了三rì便主动献关。

义师右盟夺了虎牢关,其下各诸侯皆是大喜。不过除了曹cāo和文翰两人之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