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年多来,谢不逢从未像现在一样冷静。
某些被他忽略了的线索与记忆,也在这一刻清晰了起来。
殷川大运河上的风雨有些大,不过片刻就打湿了谢不逢的大半身体。
见他一直不说话,有士兵忍不住偷偷抬头向谢不逢看去。
下一秒却见,陛下的唇边,不知何时出现了浅浅的弧度。
如陷入了什么美好的回忆里一般。
他缓缓开口,说出了一个地址那是位于松修府的一家医馆。
士兵们面面相觑,不懂陛下为何提起此地,但还是赶忙将那个地址记了下来。
就在刚刚,谢不逢忽然想起一件事。
南巡至松修府时,文清辞曾经受太医令禹冠林的委托,去采买珍贵药材。
彼时他去的并不是松修府那几家老字号医馆,更没有随便找一家便进去询问。
而是带着自己,穿过一条条长街,熟门熟路地寻到了家位于背街的医馆,并顺利地买到了禹冠林想要的东西。
文清辞显然对那家医馆很是熟悉、了解,甚至清楚里面售卖什么药材。
虽只跟着文清辞去了一次,但是那地方还是深深地刻印在了谢不逢的脑海之中。
山萸涧的指印,应当就是最近这一段时间留下的。
假如那真的是文清辞留下来的……便说明他最近一段时间,不在谷内。
“你们几人换上便衣,去这家医馆附近打探,看看最近这一段时间,有无生人到访。”
“若是有,再彻查他去往何方。”
谢不逢压低了声音,缓缓吩咐道:“切记,绝对不可以打草惊蛇。”
“是,陛下。”
士兵领命退下,不过多时就换上短褐,乘坐小舟离开龙舫,顺流向松修府的方向而去。
谢不逢没有撑伞,独自立于被红绸覆盖的船尾,目送着他们离去。
直至此时,他手中仍紧握着那瓣玉兰。
快一点,再快一点
一想到文清辞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前,与自己同处一片土地,无尽的悔意与不甘便夹杂而生。
逼得谢不逢几近疯狂。
第73章
神医谷内的氛围,自由而散漫。
文清辞也是后来才知道,神医谷原本连名字都没有,谷外的人这样叫来叫去,他们索性也如此自称了。
宋君然虽是谷主,但是除了文清辞以外,其他人他都不会费心去盯。
前阵子清明节,除了文清辞以外,还有几人也出谷去祭拜了故人,这几天才陆续回谷。
“二谷主您尝,这是登诚府特产的梅子,味道可能还有些涩,放几天会更好吃。现在外面啊,还有人用它泡酒,哎……说到这里,早知道我就买一些回来给您尝尝了。”
刚刚回谷的药仆,将一筐青梅带到了文清辞的住处。
文清辞小的时候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从不踏出神医谷半步。
因此,老谷主便命外出的药仆,回来的时候要给他带些外界的新鲜玩意瞧瞧。
穿书之后,文清辞去过的地方不多,好巧不巧“登诚府”便是一处。
接来青梅谢过之后,文清辞一边用泉水淘洗,一边如闲聊般问道:“不知外界近来如何?”
药仆没有多想,笑着回答道:“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嗯……非说有什么大事的话,就在我离开那里的时候,皇帝忽然到了登诚府”
他的话戛然而止。
……龙舫缠着红绸一路北上,鸾凤引响彻殷川大运河两岸。
所经之处,人人皆知谢不逢从松修府,娶了一口木棺,向雍都而去。
甚至于现在众人都说,那口木棺的主人就是文清辞。
想到这里,药仆忍不住偷偷看了文清辞一眼。
所以二谷主和皇帝,究竟是什么关系?
二谷主知道皇帝对他……吗?
如今各式各样的传闻,已经流遍了整个卫朝,成为众人日日谈论的话题。
旁人尚且挠心挠肺,更别提他这个每天都能见到文清辞的人了……
他一边觉得自己不能胡思乱想,这是在亵渎二谷主。
一边又无法控制地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