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109. 清茶桂花糕 合一,霸王。

109. 清茶桂花糕 合一,霸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四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争吵起来,一边争吵一边继续烤土豆和南瓜。

嬴小政正在长身体,处于半大小子吃穷舅父的年纪,饿得不行又出来一次。

朱襄将烤好的土豆和南瓜递给嬴小政,嬴小政蘸着放了辣椒面和香料的粉料吃得腮帮子鼓鼓。

长辈们也停下讨论,吃饱肚子后继续吵闹。

嬴小政打了个哈欠,懒得洗漱,回房继续睡觉。

朱襄拉住嬴小政,逼着嬴小政漱口刷牙后才准他睡觉。

伺候完嬴小政这个小祖宗后,朱襄雄赳赳气昂昂,回到篝火旁继续和友人争论。

这一场论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辣椒面呢?子楚,少吃点,你不能吃辣。”

“我可以吃。”

“我弄了个醋碟,还是蘸醋好吃。”

“明明蘸酱油好吃。”

“异端,异端,审判异端!”

“朱襄你又说什么胡话?”……

守在一旁的护卫和官吏们都竖起了耳朵,聆听这四位大贤的论战。

有官吏想要把这一幕记录下来,又害怕泄露机密,只能将此事藏在心中。

不过他回去后转念一想,四位大贤没有避开众人,几乎是当众讨论,恐怕也不惧怕此事被记录下来。

甚至……他们是不是有意将此事传出去?

秦王柱很快得知了这四人的争论,轻笑着摇摇头,将此事的报告丢掉。

这四个人都还是孩子啊。

不过,果然除了朱襄,蔡泽才是自己最心仪的相国。

对不住了君父,你推举的蔺贽,还是留给子楚吧。他们俩才臭味相投。

“一代紧一代松,松弛有度才不会断掉。”秦王柱站在窗边,眺望秦东陵的方向,“我不知道能当几年秦王,子楚啊,这几年我好好休养生息,你当秦王的时候才能让秦国这辆战车继续高速奔跑啊。”

秦王柱这辈子唯一惧怕的就是老秦王。他虽然对老秦王唯唯诺诺,但对其他人可从来不是多好的脾气。

他就算不是太子的时候,也是老秦王唯二的儿子,太子唯一的兄弟。

秦公子无功不得封君,但他却被封为安国君,可见老秦王对他有多喜爱。

秦王柱这样的出身,其实恐怕比当过质子,知道何为忍辱负重的子楚更不懂得对臣子忍耐。

但秦王柱决定忍下来,用怀柔的方式去面对那些试探他能力、试探秦国是否还能继续强大下去的人。

老秦王过世前,为了帮他铺平道路操之过急,让秦国朝堂局势十分紧张,宗室外戚勋贵都惶恐不安。六国也因为老秦王的威压隐隐有联合之势。

他要安抚国内,麻痹六国,才能积聚力量,让下一代秦王以雷霆之势,一举扫灭六国。

下次秦国再出重兵的时候,兵锋就不会停下来了。

秦王柱低头看着自己苍老的双手,神情有些落寞。

他其实也想做统一天下的那个秦王,就像是君父一样。

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年龄、自己的身体,他与君父一样活不到那个时候。

他继位时辗转反侧,思索了一宿,思考自己要当怎样的秦王。

最终他决定,与其冒进,在秦国飞驰的半路上换驾驶人,让秦国遭遇危险,不如更稳妥一些。

更稳妥一些。

他有子楚,有政儿,可以更稳妥一些。

“但寡人还是不甘心啊。”

秦王柱喃喃道。

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君父即将离世的时候满心的怨愤不甘。

真的不甘心啊。

……

子楚和嬴小政回到咸阳的时候,朱襄这个“保姆”自然也跟着回咸阳宫了。

蔺贽这个“掮客”也终于“找到了机会”,让春申君拜见朱襄。

朱襄问道:“我需要按照你的戏本,扮演一个被囚禁的大贤吗?”

蔺贽笑道:“不需要,你做你自己,说你的真心话即可。”

朱襄疑惑:“不会干扰你的计划?”

蔺贽挤眉弄眼:“你当我是谁?无论春申君得出什么结论,只要他来咸阳宫里见你,我的目的就已经实现,你说什么都不会影响我之后的举措。你随意。”

子楚也道:“我倒想看蔺礼的计划失败,你试试看。”

蔺贽鄙视道:“啊呸!也不知道我是为了谁,真是好心没好报。”

蔡泽叹气:“好了好了,别聚在一起,你看到宫人惊恐的眼光了吗?政儿也在这里,不要给政儿造成不好的影响。”

嬴小政老气横秋道:“蔡伯父放心,我已经习惯了,不会受影响。”

就算舅父阿父伯父做出在光天化日之下,聚在咸阳宫广场的正中央大声密谋这种蠢事,他也不会受影响。

他不会犯蠢,绝对不会。

蔡泽拍着嬴小政的肩膀欣慰道:“甚好,甚好。”

他看着嬴小政,就像是看到淤泥中开出的莲花,一群东倒西歪的歹竹中唯一身姿挺拔的好笋。

秦国未来的希望,就全在政儿身上啊。

案牍劳形后正在宫里散步的秦王柱纳闷地指着远方的那一群晚辈,扭头对荀子疑惑道:“他们是在干什么?”

荀子恭敬道:“他们是在找揍。”

秦王柱:“……寡人准了。”

荀子气势汹汹地冲了过去。

秦王柱深深叹了口气。果然自己是不是对晚辈太纵容了,搞得咸阳宫内气氛怪怪的。君父在位的时候,咸阳宫多么肃穆啊。

他摇头晃脑,唉声叹气,然后带着笑容愉快地去围观晚辈被荀子揍。

黄歇万万没想到,他进入咸阳别宫拜见特意等候在花园中的朱襄时,朱襄先遭遇了荀子的戒尺洗礼。

荀子逼着朱襄换了一身能够彰显出他气质的衣服,亲自为朱襄选了玉冠,并且挑选了腰间的配饰和长短剑。

秦国的贵族与六国不同,原本不佩戴长剑,只佩戴短剑。

秦人曾经与戎狄混居,他们的贵族佩戴的短剑是吃饭的时候用来割肉的。能佩戴短剑,就代表他们每餐都有肉,所以是身份的象征。

不过后来秦国东出,接纳了中原文化,秦国的贵族们也逐渐佩戴起长剑,不过短剑仍旧是必备。

荀子制定秦礼的时候,还专门为秦人短剑和长剑都佩戴进行了修饰。他让朱襄将长剑短剑都佩戴齐全,就是在穿着上向春申君表明他已经完全融入秦礼。

不仅是长短剑,朱襄身上每一处配饰,都彰显着秦国独特的礼仪文化。

朱襄听荀子在他耳边絮絮叨叨,有一种自己在听宫斗文的感觉。

挽个什么发型,发髻上插什么发簪,发簪上吊几颗珠子,脸上擦什么胭脂,身上佩戴什么环佩,环佩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衣冠配饰上的细碎,全都是礼仪的体现,全都是无言的交锋。

朱襄:“……其实春申君可能注意不到。”

荀子怒瞪。

朱襄乖乖闭嘴,继续听荀子念叨,并且在荀子念叨之后接受荀子考试。

他要将自己身上每一处配饰,衣服上每一处花纹代表的含义都记清楚,这样在面对春申君的时候,才会更有底气。

但朱襄真的不认为,春申君会注意这些。

他又不是和春申君在宫斗。

在朱襄疲惫的神情中,荀子结束了对朱襄的临阵辅导,忐忑不安地放朱襄去与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见面。

荀子的眼神,就像是看着自己不靠谱的弟子去挑战武林盟主似的。

在战国士人眼中,四大公子确实是武林盟主级别。

孟尝君早就去世,平原君已经老病渐危,信陵君遭遇了打击闭门不出,现在战国时还游走世间的四大公子只剩下春申君。

春申君还并非宗室,是以一介士人身份跻身四大公子行列,可见其能力。

现在战国中替代了四大公子的后起之秀便是长平君朱襄,举世闻名的朱襄公。

有人说,长平君就是第五大公子;也有人说,长平君可能会超越四大公子。

无论何种说法,朱襄在天下士人心中,就是引领战国贵族的新的人选,也是秦国能吸纳人才的关键。

如今新贵和旧贵正面交锋,荀子怎么能不紧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