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第45章 油酥卤鸡鸭

第45章 油酥卤鸡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和农药,小麦产量达不到这么多,他带来的良种冬小麦每株至少也应该结三十粒麦粒吧?

朱襄抽到两种冬小麦良种后,就借用廉颇的地培育出许多种子。他将一小部分小麦良种拿到长平当筹码,剩下的都留在邯郸。

在他离开的时候,冬小麦良种已经种下了大半,只留了小部分种子预防绝收。

“我还以为你到了秦国后会颓废一会儿,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恢复了。”虽然有下仆帮忙生火做饭,这话没什么犯忌讳的地方,蔡泽叹息道,“现在的你看上去和在赵国时没差别。”

朱襄笑道:“我这人其他没什么出众的,就是心大,适应力好。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若把自己郁闷死了,那多可笑?我在咸阳的生活肯定比在邯郸好,不笑着过日子,难道还哭着过?”

“你什么时候头发恢复成黑色,我就信你。”蔡泽瞥了朱襄的头发一眼。

朱襄捋了一下发丝:“明年你再看看,我的头发绝对恢复成原来的乌黑亮丽。”

“嗯,是就最好。”蔡泽看着朱襄上笼蒸制的白馍,“想念你培育的小麦粉了,这个一看就不好吃。”

“以前也吃这个,你怎么不挑剔?”朱襄嘲笑蔡泽,“邯郸的冬小麦应该快抽穗了吧?四月底,冬小麦就该成熟了。”

他一边将蒸饼上笼,一边满含希望道:“我这次推行的冬小麦口感好,又是从种子上增加产量,就算在贵族田地里也能增产。赵王即便对我有怨言,应该在尝过新面粉做的食物后,应该也会在赵国推广新的小麦良种。”

蔡泽颔首:“冬季种麦,仲春初夏种粟黍菽,零碎野地播种一点土豆,今年邯郸的庶民应该会很好过。”

朱襄想到这个情形,眉眼忍不住弯成了新月。嬴小政笑起来的时候和朱襄一模一样,确实是外甥肖舅。

他哼着不成调的曲子道:“今年邯郸城郊的田地丰收后,应该就能留够种子,向赵国其他地方推广了。”

……

蔺相如沉睡了许久,突然睁开眼:“几月了?”

一直守在蔺相如床边看书的蔺贽激动地扑上前,哽咽道:“快三月了。”

蔺相如的声音十分清晰响亮,他已经很久没有用这么清晰响亮的声音说过话:“三月啊,朱襄种下的小麦快要抽穗了吧?”

蔺贽一愣。

他嘴微张,脸皮微微颤抖了几下,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是,是该抽穗了。”

蔺相如睁着眼睛看着床幔:“我离开邯郸前,在狱中看望朱襄。朱襄叮嘱我,别让农人误了农时。冬种小麦,冬夏有菽,秋季还能在屋前刨出土豆,赵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嗯……嗯……好过了。”蔺贽握住蔺相如伸出床被,宛如枯树的手,“阿父,医就在外屋,我去叫他来,阿父等着。”

蔺相如深深地看了蔺贽一眼,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别去了,去了为父就等不到你了。扶为父去庭院看看。”

蔺贽猛地抬起头,眼泪令视线模糊:“阿父……”

蔺相如道:“扶我出门,为父想看树,看风,看天空。春天已至,不出门看看,为父还以为现在仍旧是冬季。”

“是。”蔺贽身体瘫软。

他松开了蔺相如的手,就像是游魂一样晃晃悠悠走到屋内一角,推出轮椅。

轮椅是朱襄和墨家人商量着做的,送给在战场上伤了腿的廉颇做礼物。廉颇说朱襄咒他瘸腿,挥舞着拐杖要揍朱襄。

朱襄不仅被廉颇揍了一拐杖,轮椅也被扣下来。廉颇逢人就炫耀轮椅,轮椅成了邯郸城老人家中必备的坐具。

蔺相如离开邯郸时,身体已经不好。蔺贽提前准备好了轮椅以备不时之需。

回到家乡后,蔺相如的身体迅速衰败,只能坐着轮椅出行。十几日后,轮椅也被空置。

现在,又能用上轮椅了。

蔺贽将蔺相如抱到轮椅上,将被子折叠后盖在蔺相如身上,推着父亲出门。

微暖的风铺面而来,蔺相如又露出笑容。

他看着庭院的大树冒出了新芽,看到了灰色的地面冒出了新绿,看到了树枝上有鸟叽叽喳喳筑了新巢……阳光很温暖,果然春季已经来了。

朱襄曾经说,冬季对于老人最危险,只要熬过冬季,大部分老人就能再活一年。

蔺相如对着天空眯起了眼,好像在享受春日和煦的阳光。

……

邯郸城中,士人们正争相用木简传抄荀子的《祭文》。

他们传唱,“《礼记》曰,未施哀于民而民哀,未施敬于民而民敬。

没有人教导民众为这些义士悲哀,民众自己为义士哀悼;没有人教导民众尊重这些义士,民众自己对义士心生敬意。皆因为义士为保护朱襄公而死……”

他们悲吟,“民众指着朱襄公住过的地方哀叹,民众指着朱襄公行走过的田埂低泣,民众指着朱襄公被刺杀、义士们赴死的地方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白雪洗去了义士的血迹,泥土裹住了义士的尸骸。民众的悲伤就像是被冰封的湖水无法宣泄,民众的愤怒就像是火焰般燃烧……”

他们愤怒,“万丈之山崩于朽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冰封的湖水不断叠积,待愤怒的火焰融化了冰封的悲伤,倾泻的湖水会淹没什么地方?!”

《祭文》没抄完,赵国的兵卒已经冲进了集会的地点。

士人们怀揣着木简逃窜,身形如同狡兔;兵卒们手持武器追逐,脚步沉重缓慢。很快聚会散去,散落的木简竹简付之一炬,浓烟升腾,邯郸城又安静了下来。

廉颇坐在楼阁上,抱着酒坛子低笑。

他仰望着天空中的浓烟,喝了一口酒,被酒呛出了眼泪。

家丁来报:“主父,赵王急诏,燕国趁我国田地绝收,发兵攻赵。”

“赵国再弱,也不是燕国那群废物能窥伺的。”廉颇醉醺醺地放下酒坛,“为我披甲。”

“唯!”

“你不用和我同去。领一队人将朱襄留下的良种送与雁门郡。”廉颇深呼吸,惨笑道,“朱襄为赵国民众留下的良种,总要在赵国的土地上种下。”

“……唯。”

曾与朱襄同去长平的廉家家丁廉原跪在地上,拳头狠狠砸下,手背鲜血淋漓。

在廉原出城的时候,农家的人和墨家的人相携在山间穿梭。

“朱襄公曾言,当降雪之时,将麦苗压平,用雪堆覆盖,来年麦苗可自行重立,果然不假。用这种方式骗过吏卒,希望能挽回些收成。”

“大部分吏卒不知道土豆长什么样。待小麦抽穗,他们为了收税,总不至于让农人拔掉快丰收的小麦。”

“土豆只需要三月就能长成,现在种在绝收的地中,应该能够救荒。”

“只是种子不够啊。土豆喜温,冬日吏卒强迫种下的土豆全部冻死了,唉。”

“长平去年秋季收获了很多土豆,应该有余存,是否可以……”

相和叹息:“就算长平有很多赵人,但秦军绝不允许向赵国偷运粮食。或许朱襄公会有办法,但……”

“不能再让朱襄公为赵人赴险。”许明沉痛道,“赵王要让赵人死,与朱襄公何干?我们运完这一次土豆,也该回秦了。朱襄公需要我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