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无心
黄观大悟,颔首道:“和我想得差不多……只是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不然的话,儒家又岂能独领风骚两千年?”
徐景昌笑道:“属实,原来的时候,或许还有点麻烦……眼下却是有了一点眉目。”说着,徐景昌将一份更细致的民间考评资料放在了黄观面前。
黄观盯着看了片刻,就想到了之前徐景昌拿这玩意捏住六部九卿的场景……他稍微思忖,急忙瞪大眼睛,傻傻看着徐景昌,喉咙动了动,仿佛要说什么,最后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见老岳父一副见了鬼的样子,徐景昌咳嗽道:“您老怎么了?用不用叫御医?”
黄观清醒过来,却是惊慌失色,低声道:“伱,你不会处心积虑,意在天子吧?”
徐景昌哼道:“您想什么呢?我又不是大逆不道的人。”
“那,那你拿这东西干什么?咱们说的可是天命啊!”黄观道:“莫非你想挟持天子?”
徐景昌一瞪眼珠子,“岳父,虽然您是长辈,但是也不许这么诬陷您女婿啊!咱们要正本清源,说点正儿八经的事情,天命之说,到底有什么用?”
黄观正色,“天子乃是纲常之首,九五至尊,一言九鼎……儒家尊奉天子,是为了有人能乾纲独断,天下不至于混乱。这也是孔孟圣贤目睹春秋战国之乱以后,痛定思痛,所做出的的主张。”
顿了顿,黄观又道:“只是天子高居九重,当真一言九鼎,万一如始皇帝一般,不能爱惜民力,肆意调用民夫,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天下二世而王,这样不行。必须要有挟持天子的办法。”
“董仲舒天人三策,既是成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又是以天命限制皇权,不许天子胡乱作为,一明一暗,一阴一阳,尽显智慧。”黄观感叹道:“正是因为设计高妙,此后这么多年,才无人能够撼动。”
徐景昌笑着点头,“没错,岳父真是一语中的……其实要我说,这个官学的核心,就是怎么限制,不然的话,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恤民力,为所欲为,也是对的。官学也要鼓励,百姓也要赞同……那这个官学就不是官学了。”
黄观点头,“确实如此。”
这对翁婿因为是自己人,说得都很直白……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皇帝全知全能,干什么都是对的。
华夏自古以来,秉持一种理性,信神仙也要看灵不灵。
不会盲目笃信,不灵是不够虔诚,那是不存在的!
所以前面驳斥殿兴有福,做得从容不迫,把孔家从山东弄到了应天,也是丝滑无比。
破坏容易,重建困难。
所以正统官学,也只是一直在修订,没有拿出最终版本。
解缙已经忙活很久了,别的东西都好说,只是卡在了关键核心上面。
现在黄观接手之后,一样是卡住了。
该怎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