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三句话让朱棣给我花三十万
倒是周王朱橚,他起身道:“我去跟四哥好好讲讲,就算四哥拿不出来钱,我也不会让他随便打你的。”
听到这话,朱高燧感动了,“五叔,在这个充满恶意的世道,也就是你能给小侄一点温暖了,我太可怜了。”
朱高燧苦兮兮的,李景隆惨兮兮的。
徐景昌倒是心情大好,他又跟朱橚聊了好一会儿,主要说这本书。
两天之后,朱橚找到了机会,跟徐景昌一起去见朱棣。
“五弟,你怎么有空?不会是管四哥要钱吧?”朱棣开玩笑道。
朱橚老脸一红,“陛下,臣弟这些日子忙着整理,确实编出了一本救荒本草,我请定国公看过了。”
朱橚把目光落在了徐景昌身上。
徐景昌忙道:“陛下,周王殿下的这本书属实有些意思。他收集的不是药物,而是可食的野菜。名为救荒,更是教导百姓,区分物种。臣以为功绩极大,用处极大。刊印之后,功德无量。”
朱棣道:“你说的这么热闹,打算怎么办?说明白点,想花多少钱?”
徐景昌道:“陛下,臣和周王商议过,臣是打算借着秋收的机会,刊印一批,无偿赠送给百姓,让大家伙拿回家里,好好阅读,增加见闻。”
“就是都需要朕出钱呗?”朱棣总结很到位。
朱橚只能点头,“陛下,臣弟也知道百废待兴,国库紧张,但好歹请陛下开恩,好歹赏赐一些钱财,能刊印出来一批。臣弟愿意将俸禄和积蓄都拿出来……我的不够,还有曹国公的。”
朱棣怔了一下,明明是徐景昌跟过来的,你提李景隆干什么?
“陛下,曹国公此时还在家里养病,他有点内伤……不过陛下放心,他确实愿意慷慨解囊。”徐景昌很认真道。
朱棣哼了一声,“你就不愿意慷慨解囊,拿出些钱财?”
徐景昌两手一摊,真要让他出钱,那就太过分了。
我已经给你朱棣当官了,你怎么还要我出钱啊?
你这么当老板,会失去所有员工的。
朱棣绷着脸道:“并非朕不愿意掏钱,实在是国库空虚厉害……浙西水患,治理太湖,雒佥给朕报了二百万两。重修三大殿,需要三百五十万两。收拢乱兵,安抚地方,剿灭匪盗,帮助百姓返回故土,安居乐业,又是数百万两……还有打造船只,准备下西洋,又是一百八十万两。”
朱棣算了算去,无奈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朕是坐上了龙椅,才体会到皇考的艰难。到处都需要花钱,可手里的钱就只有这么点,朕也是为难啊!”
面对朱棣的哭穷,老实人朱橚很快就无话可说了。
“陛下,是臣弟不懂事,给陛下添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