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雪秦川 第二十八章 燕北来人(一)
二声。
风起这才反应过来周梓涵刚刚有过提问。
“天下间能读心的功法很多,但最顶尖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禅宗的一点通,另一种是皇室的天下一。”
周梓涵不可能是皇室。
她也不可能会一点通。
最关键的是,风起本就精于此道,混元之时就能偶尔探查到引辉的心声。
周梓涵在这方面的造诣不会比他高。
那还有什么原因能解释当时的情况?
总不会是巧合,风起那会儿的想法天马行空,一猜一个准的巧合不可能存在。
排除了读心,还有什么功法可以做到这种事?
便只能是卜算,周梓涵依然不可能在此道上有这般造诣,但占卜也并不要求卜者亲临现场,也还算说得通。
卜算分为两部分,一是卜,二是算。
风起精于后者,可前者始终入不了门,按稷宫和逍遥阁的经验来说,通读道藏的人对天干地支这些东西总会触类旁通,至不济也能生出些许感应,可他始终没有触到类似的契机。
可如果是占卜的话......天下有几人能有这样的能力?
周梓涵想了想,大概明白了风起想表达什么,说道:“雪云宗内有镇魂石,所谓的读心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但仅凭这个,你便能认定我和先生有关?”
风起心想我什么都没说,是你自己在脑补。
但他并不打算否认自己心里的想法,于是摇头道:“我只能判定你的身边有位精于卜算的大师,要做到这种程度,道藏里只有两位……基于各种原因,窦晓童及其所属不会出现在秦川,所以李谨行的可能性更大。”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而且你对李谨行的称呼也有问题......你对神皇都没那么尊重。”
百姓们通常称李谨行为大人。
修道界通常称李谨行为魔头。
智仙二字,确实少有人说......尤其是称呼智仙之前把神皇称之为武阳那位。
这番对比,自然有异。
以周梓涵的年岁来看,如果不是真正接触过李谨行,是绝不可能把李谨行放到神皇之前的。
周梓涵沉默了会儿,说道:“先生算得没错,果然是这样。”
风起挑了挑眉。
周梓涵轻声说道:“我很小便开始学剑。”
风起心想这件事我在和你对剑时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