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桂州的奏折,李恪放大招了啊!
看到当今三皇子好不容易竖起起来的地位摇摇欲坠了,官员们不管与李恪有仇无仇,借势讨好得势者就行了!
同时,魏征也清楚,政治,是不需要也不能讲良心的。
良心对于官场政坛中来说,是不存在的,政治的道德就是不讲道德,同理,政治的良心就是不讲良心。
人人都以达到目的为手段,只有弱者才需要良心保护,故而魏征不愿参与党争,也不愿随波逐流、踩人一脚,毕竟,被弹劾的人,乃是当今三皇子,贤王李恪阿!
“陛下!请立即召回三皇子!”
“陛下,千万不能再犹豫了啊!”
“陛下,那可是广州八十万的百姓啊!”
“陛下!岭南王殿下,已失民心!”
“陛下!”shā • rén诛心,长孙无忌最后一张底牌——御史台的御史陈大秀见时机成熟,立即抢过吏部陈大钊的话,说:“微臣身为御史,自当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亲眼看到广州的百姓因为岭南王殿下的荒唐、无知的行为而生灵涂炭,被迫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若陛下不立即召回岭南王殿下,以此安抚好广州的百姓,微臣宁可血流当堂,以己身鲜血,谏陛下!”
来了...
又来了...
御史们就自认为以死相谏为光荣,也不管什么是非曲直了,反正自认为正确的,就满腔热血地“以死相谏”!
这就是商朝的比干开的不好的头啊...
之后被魏征借鉴、屡试不爽,李世民就是怕自己因玄武门之变被史官写得太差,只好一味的忍让,最后还让魏征官拜宰相。
其他的御史们都是以谏言为生,见到魏征‘以死相谏’开创了一条升官发财的道路,当然纷纷追随咯。
李世民见这陈大秀又在朝堂之上独秀了,立即大怒道:“够了!朕,已经知道诸位爱卿的意思也听腻味了!现在下令,吏部再次审核,若三皇子李恪果真犯有以上错误,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