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距离武六七和赛赛大婚之日,已经是小个月的光景。
说来也奇怪,向来对饮食十分挑剔的柳升,这半个月以来,却是做什么吃什么,来者不拒,这让悬着一颗心的孙有福有一些欣慰。
孙有福便成了武六七家里的常客,每日登门,都是提喽着北京点心匣子,恭敬有加。
老北京的点心匣子,说起来也算极具特色。
虽说名字叫匣子,其实是一张糙纸。纸外边一般会花花绿绿地印上些“丹凤朝阳”、“福禄寿”等吉祥图案。
包点心时会在糙纸里边垫一层油纸。然后由伙计,将顾客选好的点心,如同最伟大建筑师般,采取各种特别符合建筑力学排列组合方式在面摆好,用纸进行包裹。包好了点心,会在最上面附上一张大红的盖纸。红底黑字的盖纸通常就是这家糕点铺的买卖字号的广告。
最后用一根纸绳前后左右的横横竖竖地进行固定。
糕点铺伙计手中都有功夫,只要困扎好了,甭管由您怎么提喽也不会散!
看着就透一股干净利索劲,看上去特别喜庆!
武六七本就对这位孙有福没有什么反感,加上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他也知道孙有福是柳得财的单挑儿,依旧照常接待。粗瓷大碗茉莉花茶管够,果盘儿让赛赛照端,只是他提出来的事情,武六七说什么都不肯答应。
“您布袋里面的粉末的配方,能否卖给我?我愿意出高价。”
“粉末可以卖给你,低价卖给你都成,但是配方却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商量。”
于是两个人便达成了这笔买卖,孙有福用每包一两银子的价格,在武六七的手里买这种增味提鲜的粉末,于是在一段时间之内,孙有福还是可以应对老爷挑剔的胃口。
府里看上去,依旧是风平浪静,这件事情捅这么大,终究是没有让老爷柳升知道,因为老爷这些日子也是心绪不宁,正日间的在兵营和兵部之间周旋,正日从白天到黑夜,竟然是脚不沾地。
当爹的柳升好不容易没有挑眼。但当儿子的柳庆却最近心情变得特别郁闷。
说起来,也怪柳庆自己。当初,他初跟赛赛好上时,也跟普通年轻人一样,狗肚子里存不了二两香油,有事没事就跟他房里的几个小厮分享自己的这点儿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