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折松年(5)
折夕岚小声解释“我不是故意去吃的,我是过去玩的时候,他们家正好吃红烧肉,无妄阿姐给我吃了一块,就一块,真的。”
宋桃夭听完之后又愧疚又悲愤,心里那股火只能朝着折松年发。
他晚上一回来,她就骂道“我跟着你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我是应当的,就怪我自己眼瞎嫁给了你,可是孩子们呢不过是去对面吃了一块红烧肉,就被追到家里来骂,被说了这么多回”
“折松年,你到底在想什么,我真的是不明白了,真的,我虽然讨厌对方,可我觉得她那样才是真正的过日子。傅大人没有你这么好的名声,可他得了什么都是往家里面拿的,他家的几个孩子吃得白白净净,家里的物什一年比一年多,可你看看我们家”
折松年依旧只知道愧疚,依旧只知道低头。他还是不能改掉他的无私,让宋桃夭越来越崩溃。
两个大人吵架,永远只有阿娘的声音是崩溃的。折夕岚被阿姐抱在怀里,小声地问,“阿爹不说话,阿娘会更生气吧”
折朝烟叹了一口气,点头。
折夕岚抿唇,“阿姐,我一点也不喜欢现在这样。阿爹经常不在家,阿娘不是哭就是闹,外面的人也不好,不是死了就是坏人,就是阿履,也是个怂包,我以后再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了。”
她紧紧的抱住阿姐,“我只跟你玩,还是阿姐好。”
折朝烟轻轻的摸着她的头,再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好,你只跟阿姐玩就好。”
晚上两个人是一块睡的。第二天起来,折夕岚想要讨好阿娘,就拿着鞭子笑得乖巧过去,“阿娘,你教我鞭子好不好”
宋桃夭昨天跟折松年吵架,越吵越伤心,这么多年的委屈一并涌上来,此时还委屈着呢,她看着鞭子就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想到了过去就后悔,于是语气也冲了一些。
“学什么学学了又有什么用是能处处打仗还是怎么的最后还不是要嫁人嫁了人又怎样,还不是活成我这个模样。”
折夕岚就被吓了一跳,可是宋桃夭却还是没有回神,依旧戾气重重。
她骂道,“学什么鞭子,不准学一点用没有的东西学了干什么,还不如学点绣花来补贴家用。”
折夕岚就真的被吓着了。正好折朝烟回来,听见这句话,看见妹妹被吓傻了,连忙抱起妹妹,皱眉“阿娘,她还小呢,你别这样对她。”
宋桃夭第一次对女儿也恶语相向,“我对你们好又有什么用,我不过是说了她一句,你就要这样说我。我有多么不容易你知不知道”
折朝烟知道,她太知道了。所以她尽心尽力的开解阿娘,责备阿爹,甚至提出了和离。
可是阿爹阿娘都不同意。折朝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还不和离。她可以带着妹妹和阿娘过日子,阿爹就随他去,这样对谁都好。
可是谁也不同意,都觉得她在说笑话。她也好无奈呀。
她说,“阿娘,真的,你太苦了,这样不仅你不好过,我和妹妹也会受影响的。”
她叹气,小小年纪却已经担起了半个家的责任。宋桃夭看看过于成熟的大女儿,再看看慌里慌张的小女儿,瞬间泪流满面。
她捂住刷脸哭,道歉“你们不要怪我,我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两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我一点都不能控制住自己。”
折朝烟就将妹妹放下来,走过去用手抱住阿娘的头,“我知道,我都是知道的,阿娘,你不用自责,真的。”
宋桃夭哭了一场,却依旧没有什么用。心里还是烦闷。于是尽量不发脾气,不冲着儿女发脾气。
但心里的憋闷太多了,她只能开始碎碎念。她也不大吵了,只开始念叨,从折松年小时候的坏处开始念叨到现在的坏处,一句又一句,一日又一日,她开始抱怨上瘾了。
她经常说的话就是,“哎,当时要是不嫁给你阿爹就好了,要是我当初不嫁过来,不生你们,你们也不会跟着我受苦。”
最初,折夕岚还会去安慰她,后来就不想安慰了。因为安慰来安慰去还是那些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她自己都说烦了。
她还是个孩子,根本没有那份耐心。等后来阿娘再抱怨这些,她就跑出去。
不论是墙根底下,还是大街小巷,只要不在家里,她就挺高兴的。但因为这样,她的性子也很独,最后没什么人愿意跟她一块玩。倒是傅履一直跟个尾巴一样在她身后,让她又原谅了他的懦弱。
折松年依旧忙着外面的事情,周锦昀在云王府做侍卫,好几日都不能回家,于是只有折朝烟日复一日的不断听阿娘抱怨,一遍又一遍的去耐心开解。
但这根本没有用。当折夕岚跟约好傅履去为他报仇,他却没去,只她打了架回来时,宋桃夭还是又爆发了。
彼时折夕岚偷偷学了鞭子,这回是用鞭子去打架的。宋桃夭看见之后就骂,“我说话你到底听不听,啊,我问你话呢”
“我让你别打架你偏打架,我让你别学鞭子你偏学把鞭子给我扔出去”
折夕岚的鞭子就被扔了出去。折朝烟捡回来偷偷藏着,晚上的时候给妹妹送过去,折夕岚却摇摇头不要了。
她说,“阿娘不喜欢,我还是不学了吧。”
这回是真的不想学了。
宋桃夭还把这件事情抱怨给了京都的表姐,“一点都不听话。”
但是表姐却笑着说,“这孩子是像你,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呀,人家说少年意气,侠客心肠,说的就是你和她。我看呀,这是你的女儿没跑了,什么都跟你一样。”
这话让宋桃夭恍惚了好久都没有回神。她静静的坐了一晚上,第二天亲自把鞭子放在了折夕岚的床头。
但折夕岚一直都没有再学。
这件事情让宋桃夭后悔了很久,很久。她开始信神了。
家里是没有地方再摆一尊菩萨的,她就去寺庙里面烧香。为了省银子,有时候也不烧香,只跪拜。
寺庙里面的方丈对她,又或者是说对她们这种人十分熟悉都是穷光蛋嘛。
于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烧香就不烧香吧,穷人哪里配拜神,也不会传达给神。
只做个样子,就当是添个人气。
这样又过去了几年,老天爷终于给了大家饱饭吃,这几年里面没有干旱,也没有,日子好像过的好起来,孩子们也长大了。
她心气也慢慢的平和,过年之后,她开始给折朝烟和周锦昀准备婚事。
她喜笑颜开,“到时候你们两个人还是在家里面住,咱们一家人不分开。”
周锦昀一点意见也没有,他会说话,也乖巧,勤快,也有本事,很得宋桃夭的欢心。
她对折朝烟说,“这孩子跟你爹完全不一样。他有什么好的都想着给你,也都拿回来给咱们自家,不像你爹。”
折朝烟就笑,然后发现阿娘的头上有一根白发。
她想要替她拔下来,却遭到了制止,“不成,可不能拔,我听老人家说,拔一根白头发要长十根的,我还没有老呢,可不愿意长那么多白头发。”
她还去寺庙里面拜了一次,在菩萨面前许愿希望女儿们一生顺顺当当,没有灾痛,希望大女儿成婚之后生儿育女也没有危险,希望两个女儿长命百岁,希望大女婿升官发财。
许许多多的小愿望都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最后才高高兴兴走了。
她这回给烧了一把香。
方丈瞪大了眼睛,转身就跟弟子说,“铁公鸡拔毛,真是不寻常。”
宋桃夭是全然不知道方丈对她的评判,只高高兴兴的回家,一心一意的准备婚事,但很不幸,老天爷好似跟她作对一般,又开始大旱了。
这次尤其严重,折松年又开始被派往各处赈灾,他这些年的经验实在是丰富,所以好像哪里都需要他,云州府州将他当做是狗用,他也没有多说一句话,只还是紧紧的看着银子,临行之前对宋桃夭道“这回他们想贪也没有办法,我联合好几个人私底下看着银子呢,这些已银子肯定会到老百姓的身上去。”
又说,“我这一去,又是一两个月,你在家里好好的,你放心,这回我一定不把银子借出去。”
宋桃夭在厨房里面切菜,没有给他一个眼神。
这些年她已经习惯了跟他形同陌路。等他走了,她依旧如同往常一般过日子。她也不敢出门,一直关紧门户,不让孩子们出去。
可这回,却跟从前不一样。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家里的银子和存粮都没了,捉襟见肘。
四处借粮,这才勉强度日。
但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折朝烟会突然发热。
后来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回忆。多回忆一瞬间都是剔骨之痛。
宋桃夭抱着没有声息的折朝烟哭得眼睛里面都没有眼泪了。
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天上神明,过路神仙,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的愿望你们一个都没有实现。
她整个人都呆起来,午夜梦回的时候,总会梦见烟烟笑着朝她跑过来,然后就又哭着跑远了。
折松年彻底不敢出门了。他只守着妻子一个人。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宋桃夭已经没有力气去骂他了。她只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自己的错处。
“我应该先去傅家借银子的,真的,肯定要去借银子呀我为什么不去呢我是不想去。”
“我不想去。因为我跟那个女人关系不好,她还嘲讽过我,说我去上门见银子打秋风”
她痛苦的捂住脸,“这又有什么关系呀老天爷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她还反省自己每一件事情的过错,“我前几天吃了一碗粥我是不是不该喝那碗粥的啊,对不对是菩萨怪我了吗我应该把那碗粥给濒死的人喝,家里还有粥吗我现在就吃给他们喝,快把我的烟烟还给我”
折松年瘦骨嶙峋,一把抱住她,“我错了,我这回真的知道错了,桃夭,你恨我吧,你别怪自己,你别这样”
宋桃夭却拉着他往寺庙里面去,“松年,你做了那么多好事,你跟菩萨说说,说说好不好,用你的功德换我的烟烟,你有那么多功德,你换我的烟烟好不好”
折松年痛不欲生。
宋桃夭就开始大吼大叫,“你快点换呀,人人都称颂你以后是要成仙的,人人都说你功德无量,人人都说你是菩萨转世那你就把我的女儿还给我,你把我的女儿还给我好不好,我求求你了,我给你跪下”
她晕了过去。
这一晕,就没怎么好过。一直缠绵病榻,最后也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