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苏锦宁忍不住笑了。
恰好此刻高姐也开口道:“苏老板,我准备好了。”
苏锦宁哎了一声。
她站起身,走到摊车旁看高姐的动作。
高姐有种重归学习,毕业考试的感受。
她屏气凝神,注意力集中到面前,一勺面糊直直倒在铁板上,而后用竹制的筢子轻轻推开。
面糊的质感没有问题。
微微泛着绿色,且带着点颗粒感的面糊正是标准的绿豆面。
苏锦宁目不转睛的看着高姐的动作。
待面糊稍稍凝固的时候敲上两个鸡蛋,然后将鸡蛋液均匀的在面饼上铺开,再撒上一把葱花和一把黑芝麻,待底下的面皮烤得焦黄的时候锅铲那么一铲开,哗的一下就翻了个身。
再抹上面酱、酱豆腐和辣子,最后放上煎饼果子的灵魂果篦,紧接着将面皮合拢便可以出锅了。
高姐将煎饼果子切开,分开装在纸袋里。
苏锦宁接过半个,闻了闻香气然后一口咬下去。绿豆面的面皮做得恰到好处,口感并不是杂粮煎饼的那种焦脆感,反而软嫩中带着韧劲,配上酥脆的果篦,无需其他东西便能让味道富有层次感。
苏锦宁竖起大拇指:“好吃!”
她又吃了一大口:“真的很正宗,我原本还以为得在本地才能吃到这么正宗的。”
高姐做得是标准口味的煎饼果子。
事实上除去天津本地,其余地方喊着煎饼果子做的其实是山东杂粮煎饼。
这两者看着像是大饼裹一切,其实不一样。煎饼果子用的绿豆面,口感偏软嫩,而杂粮煎饼则是用玉米面豆面和普通面粉做的,外层口感更是酥脆。
另外煎饼果子按传统配方,而杂粮煎饼则显得毫无章法,大有是吃的就能往里塞。久而久之,后者因为多变的方法而占据大江南北,愣是将煎饼果子从打对台戏的对手变成自家的一员。
高姐有点紧张:“那,那,那哪里不好?”
苏锦宁细细咀嚼着,良久寻觅出一丝问题:“高姐的手法,时间都没问题,总有点不协调的原因应该是酱料上。”
每家做煎饼果子用的面酱、酱豆腐和辣子都不一样,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味道。
高姐家的方子自然也是不同的。
她取出自己做的面酱、酱豆腐和辣子,看着苏锦宁一点点尝尝。
面酱指的是甜面酱。
辣子指的是辣椒酱。
至于酱豆腐实际指的是将红方腐ru碾压成细碎,看不到豆渣的酱汁。
苏锦宁尝了尝就知道:“甜面酱和辣椒酱是自己调的,不过腐ru是在店里买的?”
高姐点点头:“酱豆腐不好做。”
她一脸紧张:“问题是出在酱豆腐上?”
苏锦宁摇摇头:“不是。虽然自己做的固然能控制味道,但腐ru自制易产生杂菌,没做好倒是容易出问题,还不如用工厂生产的更安全。”
她再次尝了尝面酱和辣子。
最后苏锦宁将三者放在一起又尝了尝,最后才将问题确定在面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