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九十六章 脱离群众之流

第八百九十六章 脱离群众之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张阳任职度支郎,为朝中开源节流,解决了朝政艰难,河西走廊开辟互市,稳定关外形势,又给朝中带去丰厚的赋税。

现在的张阳位列尚书左丞,年仅三十,距离相位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在张公瑾过世之后,他立志建设关中。

邀请长安城十二县开设作坊,为朝中精细赋税,给予各县乡民劳作之处。

细数这短短十余年,这位县侯不论在朝中任职哪个位置,他都能做出不菲的功绩。

秘书省内,有一卷卷宗是上官仪亲笔书写的,现在上官仪迁官京兆府,这卷卷宗也被留在秘书省。

后继官员将这卷卷宗记录在史册上,随之记录的还有世人给这位骊山县侯的骂名。

今年关中各地还是将一车车的文书送到骊山。

此刻骊山文书与小山一般,若是别人看到这么多的文书就已放弃了。

每年夏收前后,张阳就会看这些记录水土变化的文书。

张阳会耐心地将这些文书全部看完,而后做好记录,并且做出总结。

黄河的水位又下降了,铺开一张地图,观察图上的河道,再拿出往年的记录,比较水位下降的幅度。

李玥提着一篮子洗好的桃子而来,“这是宫里送来。”

“嗯。”张阳拿过桃子咬下一口汁水迸溅。

自从在温泉池边上修了一道石墙,改建引水渠之后,温泉水自上而下,形成了流动水,再从瀑布而下,华清池也成了活水。

李玥再给桃子分给儿子与女儿吃,目光看着池子,华清池的南面还有一个出水口。

当年修建新家,张阳花了大力气建设了一条盘山的水道,如此一来整个骊山都能受到灌溉。

以往还显贫瘠的骊山,此刻也是郁郁葱葱的。

张阳吃着桃子写下往年的水文记录,皱眉道:“历年来黄河水位下降许多,潼关的水位,从武德初年至今已下降了一丈有余了?”

渭水贯通整个关中自西向东,黄河从渭北而下,两处河道在潼关汇聚。

一直以来潼关是拱卫长安城的所在,也是长安的东大门。

潼关往东便是函谷关。

见夫君正沉默地在盘算,李玥观察着,其实当他专注的时候也颇为好看。

几张地图铺在桌案上,地图很大,有不少都顺着桌子铺在了地上。

张阳从凌乱的文书中又找出一卷,仔细对比着。

又想到后世的潼关建设又明白了,从函谷关往西走到潼关有一条崤函古道,这条古道直通潼关。

在以前曹操修建了潼关,便以此来拱卫长安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