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风雪
邓当和吕蒙看了一眼,齐齐点头。
郭曙不耐,脸色僵着问:
“还有什么事?”
却听邓当和吕蒙异口同声道:
“能不能给我们一件披风。”
就这样,两人一人得了一件游奕们备换着的披风,然后裹着缩在了老刘的左右。
之后,车队继续前进,向着风雪深处的驿站奔驰而去。
……
吕蒙话多,在路上他就和老刘攀谈:
“老汉,你这驾车也太厉害了,是我见过能驾四匹马驾得最好的,更不用说这风雪天路都看不清。”
可老刘压根不搭理他,吆喝着马车就继续赶路。
吕蒙嘴里一嘴的雪,还在那继续巴巴,但这时候老刘低声说了句:
“小兄弟,别再吱声了,你动啥脑筋咱不管,但别在咱老刘的车上搞事。”
吕蒙吃了个憋,看了一眼不说话的姐夫,也缩在了。
见吕蒙不再说话,老刘可见的吐了一口气,然后催动马匹更快了。
此时,风雪已经越下越大,路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参照物,便是老刘都不大敢确定路线了。
他高声对一旁的郭曙道:
“郭长,看这天咱们是到不了前面的驿站了,再跑我怕跑进雪坑里,我知道这道上有处小坞,在那里我们能避避风雪。”
郭曙看了一下前方天地一色,和边上的张骧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同意了。
就这样,老刘架着车马很快变道,向着不远处一个山谷驶去。
……
廖氏壁,一座掩在嵩山外围脚下的一处坞壁。
不远处的乡道上,老刘驾驶着囚车疾驰而来。
高强度的奔驰,不仅是老刘已经非常疲惫了,就连郭曙、太史慈四人也累得不行。
但纵然是这样,他们也是先细细打量了一下这处山豁里的坞壁。
这是一座典型的汉式坞壁,面积没有多大,有一处亭楼,旁边就是一处用原木和泥巴围起来建筑。
这处坞壁实际上的功能有很多,因为京都到太谷道这条路是天下人流量最大的几条交通到,但并不是所有人有资格住进驿站的,所以就生出这些野坞壁。
在这里能提供饭食,宿地,草料,还偶尔提供一些热水,大大方便着来往的商旅。
而这廖氏壁呢也做点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