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犁汉 > 第四百六十六章:蝇狗

第四百六十六章:蝇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批兵力大概有五千多人,因为普遍都是来自于江淮湿热地区,皆果敢能战。在战事中立功不小。

后来王允被褫夺刺史一职,他手里的这批兵也自然要被解散。因为它不是朝庭的经制之师,朝廷不养他们。

而王允也算对得起他们,用自己当时的权力给这些人定了一个复民的身份。

汉室是以军功立国的,对于国家基石的军卒是比较看重的,在经济上是有一定的优待的。

在前汉时期,复民还能分得宅基地,地三十亩。当然到现在肯定是没这个优待了,但在税赋上还是要比寻常民户要少的。

邓当这批人就是这样被安置在富陂的。

说实话富陂不错,这地方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是个富饶的地区。而且气候和江淮差不多,也都种的稻子,这都让邓当他们感到满意。

但很快邓当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

随着汝南黄巾被平定后,汝南郡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汉室的官僚机构甚至比战前还要强力不少。

原先战前流亡的汝南人重新回到了家乡,却发现自己的陂田被一群外乡人给占了。

从这以后,土客的矛盾就开始了。

而富陂县署帮谁?谁使钱就帮谁。而幸好邓当他们这批兵子还有点钱,最上面也理论上有王允站台,不然他们怕是不好过的。

但这就是理论,王允哪真的看得上这些兵子?人家一个太原名门会让你们这些泥腿子沾边?

而恰恰邓当他们乡又有钱,又势单力薄,自然就成了富陂县署的小吏们盘剥敲诈的对象。

这一次,郡里下发军输差役,这些小吏自然就想到了借此在邓当他们身上再敲诈一笔,再发一点小财。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谋划。

这陈书佐呢,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就可以用摊派劳役的机会来敲诈勒索。像那些直接和钱粮税赋挂钩的户曹、田曹、水曹这些实权曹属,那就是权力大得不行了。

户、田都是事关钱粮,而水曹更是管水利。你要是不喂饱这些小吏,人家说给你断水就断水,这稻子没水,能活?

所以呀,这富陂富陂,到底是富了谁呢?

……

却说,陈书佐刚刚从县寺的前门走了,然后拐了个弯,又从县寺的侧门回来了。

他要再和几个心腹商量一下。

是的,陈书佐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小吏都有帮闲的。

这批帮闲都不入正规编制,都是乡里服差役上来的。

之所以有这批人群,完全是大汉在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汉室一县普遍在万人以上,而像汝南这样人口过百万的大郡,甚至治下人数还要翻一倍。

而汉承秦制,对地方上有深度的治理。

县令对于县境之内事务是无所不管,什么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这都是应有之意。

这么多事自然不是县令一个人能做的,所以他下面有各种曹属辅助,各曹都有自己负责的事,级别有曹长、佐史、书佐、循行、干、小史等等。

但干这么多事,朝廷正式给的编制有多少呢?大县不过四五百人,小县不过二三百人。这点人数被各曹一划分,哪还够做事?

所以各县寺的普遍做事是这样的,由编制的斗食小吏牵头,然后具体做事的时候再派役下去,让下面临时来帮忙做事。

陈书佐回到集曹后,就喊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张伯、一个叫马仲。

两人都是这样的帮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