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姜虞其实是闲得无聊,今日才出门一趟,而且她对于这些稻种,心里还是很期待的,因此在见到这一片稻田的时候,她就按捺不住出来了。
而且看到这些稻田之后,她就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曾在书中见过的稻田养鱼的例子,当然一般是江南一带多雨水的地区,才有这样的条件。
这样的稻鱼共生系统不仅可以节约空间土地,还能减少劳动力投入。并且这样的做法也能一举两得,田鱼觅食可以搅动田水,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还能施肥。
而且一些地方轮换种植水稻养鱼,这样几次下来,水稻以及鱼的产量反倒比平常时候还要高。
因此在知道这些农官最近这些时日里,正在试验各种不同田地,不同方式种植稻种,她才生了心思想要提醒一两句。
虽然她不知道这个法子在这里是不是依然是有用,但是多尝试尝试总是没错的。
……
这一日,姜虞突听得下人汇报,言说之前那位通州知州被抓住了,如今已下了狱,正在刑部的大牢里。
她甚至都快忘记这个人了,自从韩统领带着那些铸造出来的兵器,回京交接之后,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
只是没想到他们的效率还挺快,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抓住了那人。
见姜虞似乎有些兴致,禀报的人也开始一五一十地讲解起来。
能那么快抓住这个人,正是因为这段礼康居然天不怕地不怕的,正躲在京城里。也不知这人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觉得灯下黑吧。
不过似乎只抓住了他一人,这人的妻女据说在半路就已经因为得了病去了。
如今刑部正派人拷问他,想从他口中得知一些什么消息来。不过目前来看,段礼康只供认是自己鬼迷心窍,钱迷了眼,发现了矿山之后便想着据为己有,偷偷让人造了兵器卖了出去。
如今兵器被他们发现了,他得来的那些钱财也都在他通州的府邸里面,自去查抄便是。
言语间,禀报的这人似乎对段礼康的胆子感到啧啧称奇,干什么不好,居然敢私铸兵器偷偷贩卖,这可是要砍头抄家的大罪。
姜虞听着,却不置可否。
她心里倒并不这么觉得,若是真为了钱财,那他为什么不干脆卖矿石?虽然铸造成刀剑卖出去确实更不显眼。
但是这样一来,既需要大量的工匠和矿工,又需要运送食物和水的人,人多口杂,消息难免容易泄露出去,危险性也相应地提高了不少。
而且若是贩卖盐引或者是收受贿赂,那也只是为官不够清廉,贪赃枉法,了不起也就是个死刑。
但是兵器这一块动摇国本,把手伸到这难免会让人联想,这人如此行径,是不是想造反。要真是跟谋反扯上了关系,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到时候就不是死一个人能解决的事了。
刑部的诸位大人心里也是有这样猜测的,只是谁都不敢放到明面上说,毕竟这种事事关重大,到时说不得得牵扯出一堆麻烦来。
因此在一番刑讯过后,他们便将这番供词呈给了宣文帝。
宣文帝对这结果却并不满意,他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也不是个蠢人,自然看得出来,这必定不是真相。因此,他一把摔下奏折,责令刑部继续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