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感动人物
退休后,葛义耕告老还村。村里有三条溪流入我市的‘大水缸’,因多年没有清理,河岸垃圾成堆,河水黑得发臭,葛义耕忧从中来,他开启义务清河护河的不平凡历程。黑得冒泡、泛着阵阵酸味的淤泥,大家没人敢走下去,‘我是党员,我先下去。’葛义耕赤脚下水,扛着自制的一根长约5米的竹竿网兜和一把同样长的撩钩耙,小的漂浮物,用网兜捞起放入岸边垃圾桶;那些肮脏的纸尿裤、腐烂的动物尸体、腐败的杂草等经过浸泡,恶心得让人无法直视,他强忍着呕吐的感觉用撩钩拖上来,运到远处挖坑深埋。才几天,他的脚就被脏水泡得长满了疮,痛痒难熬。‘吃一堑,长一智’。上了些药缓解后,葛义耕买了高筒靴继续巡河。每天天蒙蒙亮出发,上午走下游,下午走上游,一条条小溪巡查过去,日行程20公里以上,风雨无阻。老人家常年带着自制的‘老三样’义务巡查村里的大小河道,一干就是18年,他的事迹感动了全市人民,被评为感动全市人物。”
拔草、浇水、捡拾沿路垃圾,弯腰、蹲下、起身,豆大的汗珠密密匝匝地从老人的脸上滚落,背上的衣服已湿了一大截。老张头上前叫道:“葛大哥。”
老人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见是张梅青,高兴地说:“张老弟,是你呀。”一条黄狗比他先迎了过来,冲着老张头摇头晃脑,非常亲热。
“我已沿着村内的山皇溪、康谷溪走了一大圈啦。”老人说:“来,我们坐石条上说话。”
坐下后,老张头介绍说:“这位是葛大爷,这位是东方键,刚来工作的,今后和我一块儿冶水。”
“好,好,张主任后继有人哪。”葛大爷朗声地说。
“我在溪流沿岸大规模种的菊花,村民和游客们看了都说好,怎么样?”葛大爷说到这些花,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溪边的菊花灿烂盛放,远远看去,如给河岸系了一条粉色的丝带。
“太漂亮啦。”东方键说。
“虽然管理费劲,不过看它们美化我们的村庄,再辛苦都值得。”葛大爷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