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6、清兵入关
五个人两派意见,所说的内容都是实情,熊储听得汗流浃背,更加不敢轻易点头。
现在的局面实在是太糟糕、太复杂,六大巨头谁也找不到一条万全之策。
经过三天三夜的争论之后,熊储无可奈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不变应万变,等待局势明朗化。好在北方乱成一团,应该没有人会注意到我们。五位大人要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消息,统筹各种可能性的得失。”
这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便彭无影、张毓秀、侯铭德再着急也没用。
熊储的估计没错,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身亡的消息,很快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布政使司都乱了。
正因为如此,湖广之地熊家军的斥候营、明线暗线可以肆无忌惮纵马飞驰,穿越贵州、云南、广西根本不受限制。
沈惜月派出的三百多传令兵,都是采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赶路,一人双马来回奔驰,各种消息纷沓至来。局势几乎每一个瞬间都在发生变化,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多尔衮以清帝名义致书大顺军,提出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策略。
李自成接到刘宗敏的报告,顿时勃然大怒:“番奴狼子野心,天下咸与知闻。本王定鼎天下,必灭之而后快。”
四月初九,多尔衮以奉命大将军统率满、蒙、汉八旗军十余万人,离盛京(今沈阳)西进。
十一日,清兵至辽河,闻李自成大顺军于三月十九攻取京师(今北京),明朝已亡。
多尔衮愤懑不已却无可奈何,遂采纳降将洪承畴的建议,决意率兵经密云、蓟州一带南下,直趋京师。从而由进攻大明,转为与李自成争夺全国的统治权。
可惜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刚好挡住入关通道,让多尔衮有些投鼠忌器。
吴三桂字长伯,明朝辽东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
一个官二代而已,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舅舅祖大寿,吴三桂会不会在江湖上留下姓名都难说。
但是因为祖大寿权倾一方,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敢怠慢,很快就升任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在祖大寿手下当差,镇守山海关。
此后祖大寿降清,还给吴三桂写信劝降,但是吴三桂认为满清鞑子不可能攻破山海关,更不可能威胁大明朝廷,所以不予理会。
这件事情让崇祯皇帝知道以后,认为吴三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忠君之士。
加上吴三桂收容了祖大寿原来的精锐骑兵——关宁铁骑,顿时身价倍增,崇祯皇帝更加不敢怠慢。
没想到闯王李自成大军两万进攻京师,吴三桂对于崇祯皇帝的调令视而不见,近在咫尺却按兵不动,任由朱由检吊死在煤山。
吴三桂虽然不救朱由检,但是他既想投降满清,又想投降大顺军。首鼠两端,拿捏不定。
四月十三日,感受到多尔衮大军威胁的李自成,因为担心始终没有表明态度的吴三桂投向多尔衮,于是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