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封家书
“不会是骗我们的吧。”有人不相信。
当将军的亲自给士兵写信,还帮他们送回家,自古以来,哪有这种好事?
“真的,告示上写的明明白白的,我念给你们听。”一个士兵骄傲的抬起头,将告示又读了一遍。
“走,写家书……”
“走,找大帅写家书……”
将士们热情高涨,呼朋引伴地朝着帅帐赶来。
……
“大帅,所有士兵都过来了,军营外面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刘平好不容易挤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大帅,伱太冲动了。”廉颇苦着脸说道。
在他看来,赵括就是意气用事。
他不知道士卒们思乡之苦吗?他不知道可以写信吗?
他之前为什么不帮助将士们写信?
实在是写信难,送信更难啊。
战国没有纸,有钱人可以用布帛来写字,中层只能写在竹简和木牍上,随便几十上百字就要用一卷竹简。
四十万将士,每人一封家书,就是四十万卷,不提这些木牍和竹简从哪来。
光是运回赵国,这些竹简至少就要一百辆马车。
至于送到各家各户,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那就更多了。
和那点相思之苦比,送信根本就不划算。
“木牍和竹简好弄,太行山到处都是,我两天前已经安排人去砍伐了。反正只是写信用的,不需要长时间保存,所以也不需要用火烘烤,将汗青烤出,劈开就能用,要多少有多少,毛笔和墨水也准备好了,廉颇将军放心吧。”赵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