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这种人生哲理适合绝大多数人,虽然有些人理性从事,有些人感性从事。感情是上帝赋予人类指导人类行为的。即便是不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依赖后天的培养也可以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女性尤其如此,她们能本能地、简单直接地感知事物的本质,而理性绕了一大圈也不过如此。诚然,情感有时会使我们走歪路,但不正确的理性思维也同样会使我们陷入盲目的境地。
有一种社会哲学适用于我们所有的人,那就是知性生活。知性生活的实质是艺术地生活、充分地享受生活。人能自己构建起某种人生哲学,他们懂得有必要将某种道德观念作为生活基础,用自己的人生哲学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歌德曾说,人应该每天读一本好书、观赏一幅好画、欣赏一个好人。歌德尽管终日繁忙,但因为他的生活充满了美的享受,所以总是很快乐。没有人想整天无所事事、没有计划地生活。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是就是要制定行为准则、构建生活基础。第一步做完以后,生活就会不停地教育我们该如何才能理智愉快地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正确办事,在文化和谐和生活平衡中进步,获得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充分享受这个世界的祝福和进步。
任何一种社会哲学都阐明,生存于世最最需要的是对未来生活充满明确的美好希望。我们很生动地将这种希望比喻成“挂在枯枝上的暖巢”,意思是说并不保靠、并不实际。这句话不但对那些享受终生年薪的人适用,对那些没有年薪的教士和军官也同样适用。枯枝突然断了,掉到了地上。暖巢被人抢走了,小鸟各奔东西了,只落得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挂在枯枝上的暖巢”仍是一个美好的希望。身家丰厚、生活轻松惬意的人也许突然一夜之间发现钱全没了,心也没着落了。也许人不可能今生来世都过得很好。今生虽然就在眼前,但稍纵即逝,而来世遥不可期。也许绝对有必要做出更多牺牲才能保证来世活得更好。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如此。上帝并不禁止他们享受,允许他们享受一切,但要适可而止,而且为了来世过得更好,今生也许最好禁欲。所以尽管他们自己想要,但一想到上帝就会禁止自己享受,克制自己不去享受。为了来世过得更好,他们甚至饱经考验、挫折和贫穷以取悦上帝,正如士兵要冒生命危险才能攻下城池,政治家要经过艰苦工作才能获得权力的荣耀一样。我们要非常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为了得到它甚至可以扔掉其他的一切。只要能获得它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活着就可以避免愚蠢和不幸。单是计划每天做什么事,干什么活儿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让我们审慎地施展才华。很多人极为克己禁欲,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现在过分克己禁欲的人不多,可过分纵欲的人却数不胜数。有很多时候是纵欲过度自己找罪受。迷信时代发生了很多这样臭名昭著的例子。那时候,对人极为严厉苛刻,一切行为都是邪恶、世俗的。有些人称那个时代是“黑暗时代”,有些人称那个时代是“信仰时代”,不过正是宗教矫枉过正的错误造成了那个时代极端地克己禁欲。在天国,我们的天父希望他的孩子们快乐,快乐到永远,享受在尘世间赐予他们的快乐。有人确实享受到了快乐,因为他们湛蓝宁静的天空不曾飘过一丝阴霾。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怀有宁静和阳光。
每个人都必须工作,但工作规则灵活多变。很多人是因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得不工作,如果他们不必承担这种社会责任,他们就能很快进步。他们的工作实际上是上帝赋予的,他们诚心实意地工作就能得好报,反之则会遭报应。工作不但能让人健康,还能带给人真正的快乐。不工作,整个社会发展就会迟滞不前,不会进步,没有价值,没有尊严。
人能和工作产生和谐关系会给他带来最大的快乐。他有工作能力,并能感到自己有能力很好地彻底地完成工作。当然也有人认为工作就是劳累、付出辛苦。我们得好好认识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工作是谋生和生存的手段,不劳动者不得食。还有比这个更深层的原因。工作者认为是他们使世界运转起来了。不工作,世界将是一片荒野,或者很快回到蛮荒状态。任何一种工作都有其价值,每一份工作最终都会在世界得到反馈。没有一份工作是白干的。一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就会刺激、鼓励我们更好地工作。工作与工作者一道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以这么想,工作是为了生存,为了道德更加高尚,工作还为我们带来了祝福。我们为人文建设作出了贡献,为个人发展作出了贡献。工作者首先惠及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讲道者讲道首先是讲给自己听的。大众作家收集了大量的事实和理念,他写的书似乎是要写给大众,实际上是写给自己的。我们在工作中获得了满足是因为我们履行了上帝的意志。他屈尊就驾让我们做了他的随从。工作是他的行为法则,也成了我们的行为法则。他能给予人的最高荣誉是“优秀而忠诚的仆人”。怀着这种思想去工作,再苦再累也不觉得,只会使我们更加坚毅快乐,带给我们希望。工作时要学会聪明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很多问题,工作、娱乐、深厚的友谊、淡淡的交往、贫富、读书、旅游和社会关系等,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都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拓展。人必须运用头脑处理日常事务、做出各种判断。
我们很容易犯或左或右的错误。事实上,我们犯了很多错误,通过在生活艺术中不断实践,我们变得越来越智慧。当然我们必须目标坚定、个性坚毅。不过即便目标坚定、个性坚毅也难免会流于脆弱。打个比方,有人制定了行为准则,并且一丝不苟地履行准则。可是行为准则不但没有帮助他做事,他反倒成了一成不变准则的可怜奴仆。现在遭受的一切伤害都是为了以后不再遭受伤害。人们努力工作但干得并不聪明。聪明人在认真开始工作之前,总要溜溜达达地闲逛半天,然后一下子就把工作做完了,当然你也不能说他这么做是对的。上午有上午的工作要干,不能推到傍晚。每个人都会觉得随便浪费掉一个上午很好,可是过后就会感到深深的懊悔。上午总能收到有意思的、值得我们关注的信。因为知道你肯定在家,人们也愿意在上午造访。报童送来了报纸,里面尽是些可怕的吸引人的报道,让你看了不忍撒手。当你处理要务的时候,更需要熟练和果敢。一天之计在于晨,应该在上午处理棘手的事情,轻松的事情留到下午轻松地处理。不过,如果人过于投入地工作,那么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他也不能及时处理。生活的艺术就是抓住机遇,人应该有足够的洞察力发现和抓住机遇。